百词典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

时间: 2025-04-27 17:59:56

诗句

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为衣。

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56

原文展示:

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为衣。
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不再吃黄精,不再采摘薇菜,披着葛藤做成的衣服,孤云又要深入深山,人际关系已断绝,只有大雁在空中自由飞翔。

注释:

  • 黄精:一种药用植物,常被视为补品。
  • :可食用的植物,古人常用它来做菜。
  • 葛苗:葛藤的幼苗,古时常用作制衣材料。
  • 孤云:指孤独的云,象征孤独的境遇。
  • 音书:音信和书信,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大雁,象征自由和远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善于表现孤独和离别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移居深山之时,表达了他与亲友的告别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时代背景下,士人常因政治原因或个人选择隐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诗歌鉴赏: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是一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情感的诗篇。诗人在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时,使用了朴实的日常生活细节,表现出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开头“我不食黄精不采薇”,通过列举不再采集的植物,展现了他在隐居生活中对世俗生活的割舍,体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志向。而“葛苗为带草为衣”则描绘了朴素的生活状态,显示出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接着,诗人用“孤云更入深山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孤云象征着他与世隔绝的状态。最后一句“人绝音书雁自飞”则更加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断裂,雁的飞翔不仅象征着自由,也带有一种无奈和孤独。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向往,形成了深远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食黄精不采薇

    • 诗人已不再享受世俗生活的美好,拒绝了曾经的美食和蔬菜,暗示他已选择孤独的生活。
  2. 葛苗为带草为衣

    • 生活简朴,葛藤和野草作为衣物,彰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3. 孤云更入深山去

    • 孤云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深入山林的决心,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逃避。
  4. 人绝音书雁自飞

    • 人际关系的断绝,音信的消失,反映出诗人对孤独的接受,雁的飞翔则是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孤云比喻诗人的孤独,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大雁象征自由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淡漠和对自由的渴望,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 黄精: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物质享受。
  • 孤云: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宁静。
  • 大雁:象征自由与流浪,强调孤独与离别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拒绝了哪些植物?

    • A. 黄精和薇
    • B. 薇和葛苗
    • C. 黄精和米
  2. 诗中“孤云”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孤独
    • C. 快乐
  3. 诗人用什么来制衣?

    • A. 竹子
    • B. 葛苗和草
    • C. 丝绸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表达隐居生活的宁静,突出自然之美。
  • 《春晓》: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情感基调更为积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刘商研究》

以上内容力求全面呈现《移居深山谢别亲故》的诗意和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茶馆孤坐醉中随作四首 其四 浣溪沙·荷九首 其八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两解 其一 浣溪沙 题江建霞所藏屈翁山手书崇祯宫词册 浣溪沙·花农侍郎以所著接叶词见示,为题此阕 浣溪沙三首 其三 浣溪沙 其七 集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慈 投石拔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阄定 走之旁的字 手泽之遗 心胆俱碎 息事宁人 冬运 粗开头的成语 寸字旁的字 狂友 丨字旁的字 废开头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門字旁的字 物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