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冯柳东登府乞休归里》

时间: 2025-05-07 08:55:44

诗句

半年暂酌桃溪月,千里俄归长水居。

幸免折腰为俗吏,径思高枕卧衡庐。

竹垞秋老间移艇,梅里花深伴著书。

谁识故人容鬓改,岁寒依旧上征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44

原文展示

闻冯柳东登府乞休归里
—— 方坰 〔清代〕

半年暂酌桃溪月,
千里俄归长水居。
幸免折腰为俗吏,
径思高枕卧衡庐。
竹垞秋老间移艇,
梅里花深伴著书。
谁识故人容鬓改,
岁寒依旧上征车。

白话文翻译

半年间我偶尔在桃溪边饮酒,
千里之外我将返回我的长水居所。
幸好我没有为了世俗的官职而低头屈膝,
我只想在高枕无忧中安然卧于衡庐。
秋天的竹林已经渐渐老去,我在间隙中移动小艇,
梅花深处伴我书写文章。
谁能识得旧友的容颜与鬓发已改,
在岁寒之际,我依旧上征车,出征远方。

注释

  • 桃溪月:指桃溪旁边的明月,代表宁静的饮酒时光。
  • 长水居:意指作者的居所,可能是指环境幽美的地方。
  • 折腰:指屈服,指为了官职而低头。
  • 高枕卧衡庐:寓意自由安闲的生活,"衡庐"为道教名士的居所。
  • 竹垞:竹林。
  • 梅里:梅花丛中。
  • 故人容鬓改:指旧友的容貌和发丝因时间而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坰,清代诗人,生活于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方坰的诗风独特,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方坰即将归隐的时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桃溪、长水等意象,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淡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官职的拒绝。诗的开头通过“半年暂酌桃溪月”展现了作者在桃溪边的闲适生活,构建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千里俄归长水居”,表达了他即将返回故乡的喜悦之情。他的生活理念与当时社会的官场生态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幸免折腰为俗吏”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与拒绝。

在表达对归隐生活向往的同时,诗中蕴含的深情也不容忽视。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竹垞秋老间移艇”与“梅里花深伴著书”,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学习、思考的过程,强调了归隐生活的丰富与充实。最后一句“岁寒依旧上征车”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旧友的怀念,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的种种不满,展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年暂酌桃溪月:诗人描绘了他在桃溪边饮酒的宁静时光,暗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千里俄归长水居:表达了他即将返回家乡的心情,心中充满了期待。
  3. 幸免折腰为俗吏:直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拒绝,显示出诗人的高洁与志向。
  4. 径思高枕卧衡庐:渴望追求安宁的生活,强调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5. 竹垞秋老间移艇:描绘了秋天竹林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6. 梅里花深伴著书:在梅花丛中安静地写作,体现了诗人充实的内心世界。
  7. 谁识故人容鬓改:感慨时光流逝,旧友的变化令人唏嘘。
  8. 岁寒依旧上征车:岁月虽寒冷,诗人仍然忠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桃溪月下的饮酒,寓意自由与宁静。
  • 对仗:如“竹垞秋老”和“梅里花深”,展现对称美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拒绝,体现了诗人心灵的独立与对世俗的反思。同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溪:象征宁静与闲适的生活。
  • 高枕:象征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竹垞: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成熟。
  • 梅花:象征坚韧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年暂酌桃溪月”中的“桃溪”指的是: A. 一种酒
    B. 一条河流
    C. 一位朋友
    D. 一种植物

  2. “幸免折腰为俗吏”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世俗官职的拒绝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中“岁寒依旧上征车”暗示了: A. 诗人将继续出征
    B. 诗人对岁月的感慨
    C.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D. 诗人对旧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与《闻冯柳东登府乞休归里》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归园田居》更加强调了田园的自然之美,而方坰的诗则更突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拒绝。同时,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 夜赋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 寥落 印老索钝庵诗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墨戏二首·兰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将次叶城道中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伏利 补敝起废 刀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拈断髭须 镕古铸今 班马文章 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侈的成语 恕贷 鹿字旁的字 戍督 玉开头的成语 枯悴 驽马恋栈豆 耳舱 包含懦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