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8:39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南北战报如羽毛般飞来,城头上喜见红色的云彩高高飘扬。
听说关陇地区的马匹已经归来,不仅是瓯闽的刀具在交易。
壕沟中的官吏抓人已经不再,田间的农民喝水也不再遭受苦难。
即将看到四海的战争号角停止,郡邑的官员们闲暇无事可以坐下来了。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抒情诗著称,作品多描写战争与和平的主题,风格雄浑而富有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争胜利后,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士兵归来的欢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安定生活的期待。
李弥逊的《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是一首生动描绘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与安宁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南北两军的战报、城头的胜利标志,以及农民的安宁生活,展现了战争结束带来的社会变革与人们的欢欣鼓舞。首联“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战报如同羽毛般飞来,象征着捷报频传,而“赤云”则寓意着胜利和希望,令人倍感振奋。
接下来的“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诗人通过对关陇马匹归来的描写,暗示战争的结束带来了物资的恢复与贸易的兴旺,体现了和平时期的繁荣。后两联则描绘了战争结束后,官吏不再抓人,田翁安然饮水的场景,展现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深切期待,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社会安宁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北军书”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消息
B. 农民的信件
C. 官员的公文
答案:A
“赤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胜利
C. 恐惧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田翁泥饮”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农民的困苦
B. 农民的安宁
C. 农民的战争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弥逊的诗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但李弥逊更注重描绘战争胜利后的欢愉,而杜甫则强调战乱带来的苦难与忧伤。李弥逊的语调更为欢快,而杜甫则略显沉重,反映了两位诗人在历史背景下的不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