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林仲和筠庄》

时间: 2025-07-29 01:11:56

诗句

叠叠重重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玕。

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1:11:56

诗词名称: 次韵林仲和筠庄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叠叠重重两岸山,
钩连秀色上琅玕。
孤亭四壁面烟雨,
人与白鸥分暮寒。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山重叠叠、层层叠叠,
秀丽的景色连绵不绝,直上琅玕山。
孤零零的亭子四周被烟雨笼罩,
人在亭中与白鸥共度这暮寒时光。


注释:

  • 叠叠重重: 形容山的层层叠叠,气势磅礴。
  • 钩连: 形容景色连绵、相连的样子。
  • 琅玕: 这里指的是一处山名,以秀丽著称。
  • 孤亭: 指的是一个孤立的亭子,体现出孤独感。
  • 面烟雨: 意指亭子面对着烟雾笼罩的细雨。
  • 白鸥: 指的是一种水鸟,这里象征着随意和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山水意象和亭台楼阁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表达隐逸的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细腻描绘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弥逊游览林仲和的筠庄时,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林仲和筠庄》以其清丽的山水意象和深刻的孤独情感而著称。全诗以两岸重重的山峰开篇,描绘出了一幅层峦叠嶂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接着,钩连的秀色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好,也暗示了自然景色的无尽延伸,给人以遐思。

孤亭的描绘则转向了内心的孤独,四壁的烟雨仿佛在为亭中的人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人与白鸥的共处,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心境,但“分暮寒”的意象又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无奈。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正是这样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在山水中融入了人性的深度,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叠叠重重两岸山: 描绘山的层峦叠嶂,意象生动。
  2. 钩连秀色上琅玕: 形容美丽的景色向琅玕山延伸,表现出自然景色的丰富。
  3. 孤亭四壁面烟雨: 描绘亭子被烟雨包围,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4. 人与白鸥分暮寒: 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
  • 拟人: 烟雨仿佛在与亭子互动,增加情感深度。
  • 对仗: “叠叠重重”与“孤亭四壁”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寂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坚韧和永恒,代表自然的壮丽。
  • : 象征人类在自然中的隐逸和孤独。
  • 烟雨: 代表模糊与不确定,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白鸥: 象征自由与宁静,带有淡淡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亭”所指的意象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清幽的自然环境
    C. 热闹的集市
    D. 书院

  2. “人与白鸥分暮寒”中,白鸥象征着什么? A. 归属感
    B. 自由与孤独
    C. 友情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琅玕”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D. 一座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王维的山水诗作相似,均采用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注重宁静的氛围,而李弥逊则在宁静中融入更多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人斜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寄同州田长史 横吹曲辞。关山月 照镜 温门山 别药栏 题寿安南馆 留别张广文 江陵使至汝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命在朝夕 示字旁的字 回佞 贫病交攻 岩羊 娇开头的成语 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伪服 应运而起 采字头的字 匕字旁的字 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狱货非宝 谘白 高世之德 齐心一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