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又三首》

时间: 2025-04-30 22:19:18

诗句

图二疏归无画工,留君严去欠文公。

卸了尚书呼长者,纳还学士做渔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18

原文展示

图二疏归无画工,留君严去欠文公。
卸了尚书呼长者,纳还学士做渔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归隐的情景:在没有画工的情况下,图画的美感自然消失;留住君子不离去,却是对文人公的期许。卸下尚书的官职,呼唤长者;重新接纳学士,做一个渔翁,享受简单宁静的生活。

注释

  • 图二疏归:意指图画的疏离与归隐,暗指自然的美在于简约。
  • 无画工:没有画工来描绘,寓意自然的美不需要人工修饰。
  • 留君严去:留住君子,严肃的态度让人不舍。
  • 欠文公:对文人公的期待和依恋。
  • 卸了尚书:辞去官职,代表对权力的放弃。
  • 呼长者:召唤长者,象征对智慧与传统的尊重。
  • 纳还学士:重新接纳学士,体现对知识的重视。
  • 做渔翁:渔翁象征一种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梅溪,宋代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并称,作品风格豪放,擅长咏史抒怀。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刘克庄对社会现状感到失望,因而向往隐逸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权力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又三首》通过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图画的缺失反而让自然的美更加突出,表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通过“卸了尚书”和“做渔翁”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权力与知识的双重反思,他不仅在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也在寻求生活上的简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图二疏归无画工:图画因缺乏画工而显得简单,象征自然的美。
  2. 留君严去欠文公:希望能留住君子,表达对文人的敬重。
  3. 卸了尚书呼长者:放弃官职,呼唤长者,体现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4. 纳还学士做渔翁:接纳知识分子,追求渔翁般的自由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卸了尚书”和“纳还学士”,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生活比作图画,强调自然的纯粹。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逸与归隐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权力的厌倦,向往自然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图画:象征自然的美,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尚书:代表权力与责任,诗人对其的放弃表现了对世俗的厌倦。
  • 渔翁:象征自由与宁静,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画工”意指什么? A. 画工的高超技艺
    B. 自然之美不需修饰
    C. 画工的缺失
    D. 画工的懒惰

  2. 诗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A. 官员
    B. 学者
    C. 渔翁
    D. 商人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权力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强调自然的简单与宁静,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相思 长相思·晴也行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一 夜坐 长相思 长相思 见《灵芬馆诗话》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 其二 舟夜 长相思·庚寅八月二十四夜自海外归,宿长相思室,感赋二解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具食与乐 天灾地孽 包含渗的词语有哪些 疾风扫落叶 齿字旁的字 梦断魂消 凵字底的字 业字旁的字 骈溢 鼎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胤续 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漂母飧 死病无良医 灯烛辉煌 包含了的成语 无声无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