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6:11
长相思
作者: 杨圻 〔清代〕
星不明,月不明,暗里人来一点钟,
苍苔深处行。来得成,去不成,
城上醮楼打五更,
花间春雨声。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星星和月亮都不明亮,黑暗中有人在一点钟时来访,走在苍苔深处。虽是来得成,却去不成,城上的庙会在五更时分敲响钟声,花丛中听到春雨的声音。
杨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孤寂的夜晚写成,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来访者的思念与无奈之情。诗中融入了对春雨的感知,体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人情的细腻。
《长相思》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以星月不明的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诗中“暗里人来一点钟”的描写,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似乎可以听到那微弱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份渴望与期待。
“苍苔深处行”一语,既描绘了环境的幽静,又暗示了行走者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来得成,去不成”,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推向高潮,来访的人虽然到达,却无法再离去,似乎隐喻着一种情感的羁绊与无奈。
“城上醮楼打五更”,则将时间的流逝与传统文化的氛围结合在一起,庙会的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标志,也为诗作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花间春雨声”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细雨轻柔的声音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静谧、对来访者的思念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与对来访者的思念,表现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传统文化的底蕴。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夜晚?
“来得成,去不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城上醮楼”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