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20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回忆起在江西与你分别的时候,我刚刚开始担任官职,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我们南北相隔,已经十八年了,时间飞逝如同转动的蜡烛。你放下了所有的事务,心境变得宁静开阔,而我仍然被官职束缚,感到局促不安。我早衰胆小,自然气薄,多病使得头发也不再乌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同田间的界限,世间的风波让人心惊胆战。我常常感叹,即使是太守的两轮朱车,也不如农家的一头黄牛自在。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升迁,如同披山寻宝一样欣喜。我这个愚钝的人需要雕琢,旧学的知识需要反复琢磨。云中的大雁近在眼前,我却像被拴住的野鹿一样羞愧。幸好你还没有拒绝教导我,我应该准备好迎接你的到来。
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并称“欧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风格平实质朴,注重实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曾巩在移守江西时写给潘延之的,表达了对过去分别的回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己官场生涯的无奈以及对潘延之的敬仰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潘延之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南北相望十八年”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作者用“俯仰飞光如转烛”来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而“子遗万事遂恬旷”则对比了自己被官职束缚的局促感。诗中的“人情畦畛阻肝膈”和“世路风波悸心目”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官场复杂人际关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潘延之的敬仰和期待,希望得到他的教导和帮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潘延之的敬仰和期待。通过对比自己和潘延之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厌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俯仰飞光如转烛”形容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风景的变化 C. 心情的波动 D. 生活的艰辛
作者用“子遗万事遂恬旷”来对比自己的什么状态? A. 心境宁静 B. 官职束缚 C. 身体健康 D. 生活富裕
诗中“人情畦畛阻肝膈”比喻的是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B. 自然界的界限 C. 官场的复杂 D. 生活的艰辛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涯 B. 自由生活 C. 财富积累 D. 学术研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