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

时间: 2025-04-26 03:40:56

诗句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

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6

原文展示: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 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东州任职还未满一年,远在蓬莱的友人询问我何时能归去。 我常常倚栏远眺,面对清澈的溪流,打开阁门,整天对着青翠的山峦。 军市常常空闲宁静,双旌旗也多收起,迎送的场合稀少。 我在这几个职位上安稳自在,不羡慕那些如云鹏般高飞九万里的人。

注释:

  • 窃食:谦词,指任职。
  • 东州:指作者任职的地方。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远方的朋友。
  • 清泚:清澈的水。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两印:指官印,代指官职。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 云鹏: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并称“欧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东州任职期间,回应远方朋友询问归期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在任上的安逸生活和对归乡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不慕虚名、安于现状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东州任职期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诗中“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描绘了作者闲适的生活环境,清澈的溪流和青翠的山峦构成了宁静的自然背景。而“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则进一步以官职的闲适和迎送的稀少,来体现作者的安逸和超脱。最后两句“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慕虚名、满足于现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文学风格。

诗词解析:

  • 首联:“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表达了作者在东州任职的时间不长,远方的朋友询问他何时归去。
  • 颔联:“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描绘了作者闲适的生活环境,清澈的溪流和青翠的山峦。
  • 颈联:“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以官职的闲适和迎送的稀少,来体现作者的安逸和超脱。
  • 尾联:“一枝数位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慕虚名、满足于现状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鹏九万飞”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清泚:清澈的溪流,象征宁静和纯净。
  • 翠微:青翠的山峦,象征自然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窃食东州岁未期”中的“窃食”是什么意思? A. 偷吃食物 B. 任职 C. 乞讨食物 D. 享受美食

  2. “凭阑到处临清泚”中的“清泚”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清澈的天空 C. 清澈的心灵 D. 清澈的空气

  3. 诗中“不羡云鹏九万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A. 羡慕高飞 B. 不慕虚名 C. 渴望自由 D. 追求权力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曾巩的《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曾巩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超脱,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山林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曾巩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 解珮环(寻梅不见) 登大峪雕窠寺 九月梅 道士造箓 曹娥庙 百舌 渔父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诮讥 長字旁的字 包含渫的词语有哪些 温情脉脉 醉妆词 弓字旁的字 补语 秋汉 沉厚寡言 浮磬 范水模山 歺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歆的词语有哪些 市道之交 用字旁的字 持正不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