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35
僧正倚大师庵居 曾巩 〔宋代〕
兰裓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 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涧水来。 风散异香禅榻静,鸟窥清呗法筵开。 因过旧国枌榆地,松麈高谈喜暂陪。
穿着兰花图案的袈裟,手持锡杖的僧人归来,他在远离尘嚣的萧寺中结茅而居。 五座山峰在日出时破开朝云,三条山谷中的花朵随涧水漂流而来。 风中散布着异香,禅榻显得格外宁静,鸟儿窥视着清脆的诵经声,法会开始。 因为经过旧国的枌榆之地,与高僧在松树下畅谈,感到喜悦且暂时陪伴。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僧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首联“兰裓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直接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居所,远离尘世的喧嚣。颔联“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涧水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壮丽与宁静。颈联“风散异香禅榻静,鸟窥清呗法筵开”进一步以风、鸟为媒介,传达了禅修的宁静与法会的庄严。尾联“因过旧国枌榆地,松麈高谈喜暂陪”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传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兰裓方袍振锡回”中的“振锡”指的是什么? A. 手持锡杖 B. 振动锡杖 C. 锡杖的声音 D. 锡杖的形状
诗中“五峰日破朝云出”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山峰在日出时破开朝云 B. 山峰在日落时破开朝云 C. 山峰在夜晚破开朝云 D. 山峰在白天破开朝云
诗中“鸟窥清呗法筵开”中的“窥”字表达了什么? A. 鸟儿的好奇 B. 鸟儿的警觉 C. 鸟儿的窥视 D. 鸟儿的欢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