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5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喷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册。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我辈强追仿,画龙成蜥蜴。有唐文最盛,韩伏甫与白。甫白无不包,甄陶咸所索。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升高觞嘉宾,赋笔速鹰翮。葺书成大轴,许我观琮璧。真物固易辨,恨无百金易。借从怀袖归,诵玩废朝夕。譬如游国都,惝怳失阡陌。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岂比夸受降,甲斋熊耳积。重见元和风,珠玉敌海舶。自惭寒饿为,何张空避席。
松液化成了茯苓,仿佛又变成了琥珀。遇到事物总能赋予形状,连毛发都没有阻隔。君子也会发生改变,他的才华显而易见。今天我遇到了吴侯,胸中满是经书典籍。他吐出五彩的霓虹,真是值得流传的经典。诗教从二南开始,皆留下了贤者和圣人的足迹。可惜后人竟然裁剪,像刀尺一样破碎。我辈强行模仿,却像把龙画成蜥蜴。唐代的文才最为盛行,韩愈和白居易都是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无所不包,甄氏和陶渊明都对其追求。侯初治理两郡,山水给予了很多帮助。高举酒杯招待宾客,赋诗的笔速如同鹰的翅膀。书被修葺成大卷,愿让我观赏那美玉。真正的物品固然容易辨认,可惜没有百金来获得。借着从怀袖中归来,遗憾的是白天黑夜都在吟诵玩味。就像游历国都,恍惚中迷失了方向。苦吟三十年,得到的却只是巾帼。哪能比得上夸耀受降的荣耀,甲斋和熊耳都积累了多少。重见元和的风气,珠玉的价值胜过海舶。我为自己寒酸和饥饿而感到惭愧,何必张扬空洞的避席。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吴长文交往之际,表达了对文学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叹,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唐诗的怀念与对自身创作的反思。
梅尧臣的《还吴长文舍人诗卷》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松液与琥珀的比喻,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吴侯的描绘,展现出人文环境的丰厚,表达了自己渴望与之交流的心情。
诗中的“君子亦豹变”表明了诗人对君子风范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文精神的灵活与变化。对于唐代文人的赞颂,梅尧臣不仅仅是怀念,更是对后代文人的一种激励与期望。他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个辉煌的文人传统。
然而,诗人在自我反思中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惆怅,经历了三十年的苦吟,却只是得到了巾帼的微薄成就,体现出诗人对于个人成就和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在对比中传达出一种士人的忧虑与自省,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对文人身份的自省,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士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子”象征什么?
诗人对唐代文人有何看法?
“苦吟三十年”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