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8:29:10

诗句

仙阙岧峣紫翠凝,蓬莱楼观喜重登。

桫椤树老当金殿,灵壁峰高倚玉绳。

辇路苔深龙甃古,瀛洲风静海波澄。

分明记得经行处,曾侍君王到上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9:10

原文展示:

仙阙岧峣紫翠凝,
蓬莱楼观喜重登。
桫椤树老当金殿,
灵壁峰高倚玉绳。
辇路苔深龙甃古,
瀛洲风静海波澄。
分明记得经行处,
曾侍君王到上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高耸的仙阙在紫色和翠绿的色彩中显得格外庄严,蓬莱的楼观让我倍感欣喜,重又登临。那古老的桫椤树在金殿之下显得苍劲有力,灵壁峰高高耸立,像是依靠着玉绳。通往这里的辇路上长满了苔藓,古老的龙甃隐约可见,瀛洲的风静悄悄,海面波澜不惊。我清晰地记得走过的地方,曾经陪侍着君王登上这高层。

注释:

  • 仙阙:指神仙的宫殿,象征高雅的境界。
  • 岧峣:形容高耸的样子。
  • 紫翠凝:形容色彩鲜明,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 桫椤:一种古老的植物,象征着悠久。
  • 灵壁峰: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神秘。
  • 辇路:车马行走的道路,古代皇帝出行的必经之处。
  • 龙甃:古代用石头铺成的路。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典故解析: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之一,常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和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而“灵壁峰”则可能指代道教所称的灵山,强调了诗人追求超脱的理想。诗中提到的“君王”也可以解读为对权力的向往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过孟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的作品风格多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小山时,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人曾侍奉君王,经历过辉煌的宫廷生活,而此时的闲游则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诗歌鉴赏:

《再扈从游小山二首 其二》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在诗的开头,诗人用“仙阙岧峣紫翠凝”描绘出高耸入云的仙宫,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蓬莱楼观喜重登”则进一步引入了蓬莱这一神话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渴望。

诗中通过“桫椤树老当金殿”,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古老与沧桑,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灵壁峰高倚玉绳”则将自然与神话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梦幻色彩。

“辇路苔深龙甃古”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怀旧的情绪;而“曾侍君王到上层”则让人思考权力与美的关系,诗人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中夹杂着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历史的交织,既有对美的享受,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阙岧峣紫翠凝:形容高耸的仙宫在紫色与翠绿的光辉下显得庄重。
  2. 蓬莱楼观喜重登:表达了重游蓬莱楼观的欢喜之情。
  3. 桫椤树老当金殿:桫椤树在金殿前显得古老而坚韧。
  4. 灵壁峰高倚玉绳:灵壁峰高耸,似乎依靠着神话中的玉绳。
  5. 辇路苔深龙甃古:通往这里的辇路上长满了苔藓,显现古老的痕迹。
  6. 瀛洲风静海波澄:传说中的仙境瀛洲,此时风平浪静,海面如镜。
  7. 分明记得经行处:清晰地记得自己走过的地方。
  8. 曾侍君王到上层:曾经陪伴君王一同登上高层,饱含回忆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阙”比喻仙境,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赋予其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对仗:如“灵壁峰高倚玉绳”与“辇路苔深龙甃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对往昔辉煌生活的追忆,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阙:象征着理想和追求的境界。
  • 蓬莱:代表着长生与美好的梦想。
  • 桫椤:象征着古老与坚韧,反映时间的流逝。
  • 灵壁峰:代表着神秘和高远,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 瀛洲: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阙”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人间的宫殿
    • B. 仙人的居所
    • C. 普通山丘
  2. 诗人重登蓬莱楼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欢喜
    • C. 怨恨
  3. “灵壁峰高倚玉绳”中的“玉绳”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神秘与神话
    • C. 时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过孟玉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回忆,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描绘。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淡黄柳 淡黄柳·题明吴而待西樵纪游图 淡黄柳 尹默喜白石此词音节谐婉,倚声调之,亦如白石之调张仲远也 淡黄柳 端州郡署作,署曾作行宫 淡黄柳 次姜白石韵 淡黄柳·本意用白石韵 淡黄柳·空城晓角 清平调 其二 沧浪亭偶 清平调 其一 题庞檗子填词图 清平调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简弛 釆字旁的字 包含矜的词语有哪些 南方之强 刀字旁的字 圂腴 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皇亲国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照明 洪炉燎发 籧筐 死灰复燎 包含堕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妄言妄语 小公务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