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1:54
燕立茅屋脊,燕衔芹岸泥。
巢成同养子,薄暮亦同栖。
燕子停在茅草屋的屋脊上,衔着芹菜根和泥土。
巢已经搭成,母燕和小燕子一起生活,薄暮时分它们也一起栖息。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江苏扬州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关注社会人情,并且在诗歌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杂诗绝句十七首》是梅尧臣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创作的,体现了他对自然观察的敏锐和对生命的思考。此首诗描绘了燕子在茅屋栖息及生活的情景,表现了生命的延续和亲情的温暖。
本诗通过燕子的栖息生活,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和谐。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诗中的“茅屋”与“燕子”构成了朴素而美好的乡村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燕子衔泥筑巢的细节,表现了母燕的辛勤与关爱,强调了生命的延续与繁衍。
“巢成同养子,薄暮亦同栖”两句,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依存。巢的搭建不仅是燕子生活的空间,更是亲子关系的象征。薄暮时分,母燕与小燕子一起栖息,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受,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亲情总能带来安慰与温暖。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燕子的生活习惯,突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
整首诗以燕子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与生命的延续,表达了对亲情和生命的珍视。
诗中燕子停在什么地方?
燕子用什么材料筑巢?
诗中描述的薄暮时间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