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9:38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我三次得到了澄心纸,我曾经再作诗。
大致能条理出文章的头绪,不再讲述兴衰的事。
这纸可以承载王羲之的笔迹,但我惭愧没有像幼妇那样的辞藻。
你家兄弟的情意,似乎与这纸相媲美。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白描手法描绘情感与景物。
此诗写于梅尧臣得到澄心纸后,表达了他对创作的渴望与自省,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书法艺术的崇敬和对自身文采的谦逊。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梅尧臣对澄心纸的珍惜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开头的“三得澄心纸”表明了他对这纸张的三次获得,暗示了它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吾尝再有诗”展现了他对诗歌的追求和努力,虽然他自谦“粗能条本末”,但也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
“堪入右军迹”一句,则是通过王羲之的书法与自己的诗作相比较,既表达了对前人艺术成就的敬仰,又隐含了自身在文学上的不足感。最后提到“君家兄弟意”,则是以友情和亲情来比喻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暖与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纸张的珍视,折射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自身文才的反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创作工具的珍视、对古代书法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文采的谦逊。通过对澄心纸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三得澄心纸”中“澄心纸”象征什么?
A. 书法艺术
B. 诗歌创作
C. 精神的纯净
D. 文人的情怀
“惭无幼妇辞”中“幼妇辞”指的是什么?
A. 年轻妇女的优雅文采
B. 古代诗人的作品
C. 书法的技巧
D. 诗歌的兴衰
答案: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中,梅尧臣更注重文采和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以豪放和奔放见长。两者在创作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