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3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
天阙恍神游。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
零露湿轻裘。
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在闽江之上,我已白发苍苍,几度过中秋佳节。
明月时而阴晴变化,我曾见那玉塔在寒流中静卧。
今年的中秋与往年不同,皎洁的月亮初升,
仿佛在天上游荡。
俯瞰人间,万户灯火辉煌照亮楼阁。
那些贤公子们,追逐欢乐,占据了宴席的头位。
喝酒时,伴随着月亮的光华,腰鼓声声,热闹非凡。
我沉醉在酒中,扶着红袖,不在意风摇动仙掌,
轻轻的露水浸湿了我的衣裳。
我只怕酒杯空了,身外的忧愁又算什么呢?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字文浩,号滄海,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兼具豪放与细腻的风格。
该诗作于中秋佳节,诗人与朋友相聚,畅饮共赏明月之时,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中秋诗。诗人在闽江之上,白发苍苍,回首往昔,感慨岁月匆匆,几度中秋佳节,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阴晴相半”的描写,展现了月圆月缺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中秋,月亮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在天上游荡,令人心驰神往。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现实,描绘人间的欢乐场景,万户灯火辉煌,贤公子们追乐,场面热闹非凡,酒酣之际,大家共赏明月,打着凉州,尽情欢饮。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人间的温情与欢愉,表现出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与享受。
最后,诗人以“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作结,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面对人生的种种忧愁与烦恼,唯有享受当下、把酒言欢,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与快乐。整首诗在欢愉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层次。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人生苦乐的洒脱态度。全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欢快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白发”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头发颜色
D. 头发长度
诗中“贤公子”指的是谁?
A. 年轻的才子
B. 年老的文人
C. 诗人自己
D. 酒商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生活的珍惜和享受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时间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