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8:59
再用硕夫韵 其二
李弥逊 〔宋代〕
北窗攲卧风引裾,
静看燕雀沿阶除。
攀缘已断蚁旋磨,
结习尚存鱼蠹书。
一区未办扬雄宅,
驷马不过渊明庐。
苍松翠竹湖边趣,
至乐岂在真知鱼。
在北窗下斜卧,微风拂动衣裳,
静静地看着燕雀在台阶上飞舞。
虽说已不再攀缘,但蚂蚁的旋转依旧磨损着,
对鱼和书的习惯,仍然存在于心中。
一处地方未曾整理好扬雄的宅第,
四匹马也只经过陶渊明的庐舍。
苍松翠竹在湖边的趣味,
至于快乐,又岂在于真正的知识与鱼呢?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感,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是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潮,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学问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浮华的淡漠。
《再用硕夫韵 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生活画面,诗人在北窗下斜卧,微风轻拂,静看燕雀飞舞,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从容。诗中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攀缘已断蚁旋磨”,暗示诗人心境的变化,或许是对往日的怀念,也可能是对现状的思考。通过“结习尚存鱼蠹书”,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即便生活简朴,心中依然留有对书籍的向往。
后面的几句提到“一区未办扬雄宅”和“驷马不过渊明庐”,则是对历史名人的提及,表明诗人对古人隐士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最后“至乐岂在真知鱼”,则是对快乐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知识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生活观察,充满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李弥逊的诗《再用硕夫韵 其二》中的“北窗攲卧”意指:
A. 靠在窗边静卧
B. 站在窗边
C. 在窗外玩耍
诗中提到的“燕雀”象征:
A. 知识的追求
B. 自由与灵动的生命
C. 田园生活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对历史的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