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5:05
春风谱世情,去我若驰鹜。
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速冠屦。
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
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
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
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
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春风吹拂,谱写世间情感,离去时我如飞驰的野鸭。
北边的花枝尚未绽放,落英已经随风飘散。
南郭的友人热情款待,急忙邀我换上鞋帽。
我策马向晴朗的原野进发,盘旋的语声随之而来。
在晚色中移动酒樽,醉倒在花香聚集的地方。
花瓣漂浮在盛露的盘子上,座位围绕着迎风的树木。
停杯回忆昨夜的游玩,花香与色彩仍旧深深萦绕。
重来时尚未到十天,心中顿觉愁苦露出。
后会虽然可以期待,却渐渐感到迟暮的逼近。
酬谢花神没有办法,只得一醉解千愁。
如何争着剪烛,雕绘出奇特的句子。
愿接受百般惩罚,甘愿像黄金一样珍贵。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歌和词作。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本诗作于与友人游玩时,表达了诗人在春日游园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游玩时的感受,展现了李弥逊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首联以“春风谱世情”开篇,运用春风作为象征,寓意着生机与希望。接续的描写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与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在游玩过程中,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欢声笑语,以及对自然的陶醉,构成了诗中温馨的主线。
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情感逐渐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表现了诗人对重游旧地的期待与内心的愁苦。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欢愉的外表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尽管生活美好,但时间无情,难以挽留。
最后,诗人提到“愿当百罚深”,透出对创作的热忱与对艺术的追求,表明了他愿意为表达情感与追求美而付出代价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春游的欢愉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南郭綦”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朋友
C. 一种饮品
答案:B
“花浮承露盘”中的“承露盘”是指:
A. 花瓣
B. 酒杯
C. 露水的托盘
答案:C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创作的什么态度?
A. 随意
B. 追求与执着
C. 不屑一顾
答案:B
与李弥逊的诗作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在春天的背景下,李弥逊的诗歌显得更为轻松和愉悦,而杜甫则融入了更多的沉重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