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3
吴文英的《思佳客·闰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
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
可怜闲剩此婵娟。
素娥未隔三秋梦,
赢得今宵又倚阑。
这首词描绘了中秋时节的美丽景象。金桂在这个季节开花,东边的花园里,宴会的时间变得宽裕。人们在这人间的美好时光里,虽然有离别,但又能相聚,就像海上的仙船来来往往,难以分开。在这半凉的秋天,令人怜惜的是,仍然留下了这美丽的月光。月亮的女神尚未隔断我们三秋的梦境,因此今夜我又倚在栏杆上,感慨万千。
吴文英,字文英,号愚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婉约细腻,以清丽见长,善于抒发个人情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思佳客·闰中秋》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家庭团圆之时,表达了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闰中秋的特殊性使得词人对这一节日的情感更加深厚, evoke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思佳客·闰中秋》是一首典型的中秋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有美态。开篇以“丹桂花开第二番”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气息,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熟悉的感觉。接着“东篱展却宴期宽”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似乎在邀请人们一同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
词中的“人间宝镜离仍合”,诗人借用月亮的比喻,表达了人们生活中的聚散离合。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间的情感,既有离别的惆怅,也有团圆的美好,这种对比让整首词更加深刻。尤其是“可怜闲剩此婵娟”,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最后,诗人提到“素娥未隔三秋梦”,这既是对嫦娥的想象,也是对团圆梦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期待。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秋季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起伏的感悟,既温暖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深刻地反映了人间的情感与命运。
“丹桂花开第二番。”
表达了桂花在秋季再次盛开的景象,暗示着丰收与团圆的到来。
“东篱展却宴期宽。”
描绘了在东边的篱笆旁,宴会的时光显得更加宽裕,体现了生活的闲适。
“人间宝镜离仍合,”
使用“宝镜”比喻月亮,传达了人们在离别与重聚之间的情感复杂。
“海上仙槎去复还。”
以“仙槎”象征不朽的情感与追求,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船只在海上漂泊。
“分不尽,半凉天。”
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似乎无尽的思念在此时被唤醒。
“可怜闲剩此婵娟。”
表达了对月亮的怜惜与珍视,暗示着孤独的美丽。
“素娥未隔三秋梦,”
通过嫦娥的意象,展现了不隔的情感,暗示着心中对团圆的渴望。
“赢得今宵又倚阑。”
诗人在夜晚依靠栏杆,感慨万千,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眷恋与思念,兼具对人生聚散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人们在节日中的情感共鸣,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离别的无奈。
选择题: 诗中“丹桂”指的是什么花?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素娥”是指__。
判断题: 诗中“海上仙槎去复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船只漂泊的主题。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