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0:07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
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
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
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夜晚,诗人站在碧绿的山峦之上,感受到暮色中的寒意与愁绪,似乎在歌唱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南边的道路上,泥土在轻柔的雨水滋润下显得格外柔和,院子里灯火通明。夜晚的笙歌逐渐温暖起来,彩旗在风中摇曳,年轻的男子们在欢快的舞蹈中尽情享受。无惧尘土的沾染,素白的袜子和红色的裙摆在游玩中相互交融。银色的蜡烛照亮着纱帘,却无法驱散梅花的怨怼。洗净妆容的脸庞在春风中显得湿润,似乎还留有泪痕。楚地的梦境依然未散,愁苦的女子在夜空下深信思念遥远。清晨时分,窗前的枕头移位,醉意朦胧中香气残留,春色在帘幕中轻轻卷起。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云溪,宋代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绘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烛影摇红·元夕雨》创作于元宵节,正值春季,诗人通过对春雨、灯火、舞乐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愁思,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烛影摇红·元夕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美好与忧伤。诗的开头,诗人用“碧澹山姿”描绘了山的清淡和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接着,诗人描写了南陌上的轻雨,使得景色更加柔和,灯火在院子里闪烁,夜晚的生活逐渐升温。通过“笙歌渐暖”和“彩旗翻”这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逐渐透露出内心的愁苦。银烛笼纱的意象,象征着温暖的同时也映衬了内心的孤独与怨怼。洗妆后的清靥上留存的泪痕,展现了女性内心的脆弱与思念。最后,以“晓窗移枕,酒困香残”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这种愁苦与思念将伴随整个人生。
整首词在欢快与悲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体现了吴文英词风的独特与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节日欢庆的表象下,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人们在热闹中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澹山姿”是形容什么样的景色?
“银烛笼纱”中的“银烛”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楚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中,节日的热闹与个体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变化,展现了女性内心的微妙感受。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表达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上提供了《烛影摇红·元夕雨》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