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

时间: 2025-05-06 02:47:17

诗句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

乍倚玉阑,旋剪夭艳。

携醉靥。

放溯溪游缆。

波光撼。

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

旧情顿减。

孤负深杯滟。

衣露天香染。

通夜饮。

问漏移几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17

原文展示

垂丝钓近·云麓先生以画舫载洛花宴客
作者:吴文英〔宋代〕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
乍倚玉阑,旋剪夭艳。
携醉靥。放溯溪游缆。
波光撼。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
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
衣露天香染。通夜饮。
问漏移几点。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尾声,听着风声和雨声,花瓣纷纷落下,门也紧闭。刚倚在玉制的栏杆上,忽然又剪下了娇艳的花朵。脸上带着醉意,放下缆绳在溪水中游玩,波光荡漾,映照着烛光,花影显得黯淡模糊。细碎的云霞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吴宫的姑娘们初次试着用菱角进行游戏。往日的情感顿时减退,辜负了那深沉的酒杯。衣服上沾染了露水的香气,通宵饮酒,问一问时光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

注释

  • 乍倚:刚刚靠着。
  • 玉阑:指玉制的栏杆。
  • 携醉靥:带着醉意的脸颊。
  • 溯溪游缆:沿着小溪放下缆绳游玩。
  • 波光撼:波光闪烁。
  • 映烛花黯澹:烛光映照下花影模糊。
  • 旧情顿减:往日的情感突然减少。
  • 孤负深杯滟:辜负了那深沉的酒杯。
  • 衣露天香染:衣服沾染了露水的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云麓,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典雅,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垂丝钓近》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水边,吟唱作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吴文英的《垂丝钓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画面,诗中通过对春残花落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诗的开头以“听风听雨”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似乎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柔和与温润。接下来的“乍倚玉阑,旋剪夭艳”则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虽想依靠美丽的花卉,但又不得不面对花落的现实。

在饮酒的场景中,诗人通过“携醉靥”表现出微醺的状态,描绘了与友共赏春光的愉悦。然而随着情感的流逝,“旧情顿减”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惋惜。这种情感上的起伏,使整首词既有欢愉的表象,又暗藏深沉的哀伤。

诗的结尾“问漏移几点”更是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充满哲理的意味。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风听雨:描绘诗人静心聆听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氛围。
  2. 春残花落门掩:春天即将结束,花瓣随风而落,门也紧闭,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3. 乍倚玉阑:刚倚靠在玉制的栏杆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4. 旋剪夭艳:又剪下娇艳的花朵,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 携醉靥:形容脸上带着醉意,暗示了放松与快乐。
  6. 放溯溪游缆:放下缆绳,随意游玩,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7. 波光撼:描绘水面的波光闪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8. 映烛花黯澹:烛光下的花影显得模糊,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9. 碎霞澄水: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细碎的云霞,营造出梦幻的意境。
  10. 旧情顿减:往日的情感减退,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11. 孤负深杯滟:辜负了深沉的酒杯,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12. 衣露天香染:衣服沾染了露水的香气,表现出自然的芬芳。
  13. 通夜饮:整夜饮酒,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14. 问漏移几点:问时间流逝了多少,表现对时光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波光撼”暗示水面波动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情感,如“映烛花黯澹”表现了花的失落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人在欢愉与失落之间游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春残花落: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
  • 玉阑:象征着优雅与高贵的生活。
  • 波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露水: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乍倚玉阑”指的是什么?
    a) 依靠玉制的栏杆
    b) 站在花丛中
    c) 坐在船上

  2. 诗的结尾“问漏移几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所谓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吴文英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白则偏向豪放与洒脱。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吴文英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辩 九辩 风赋 神女赋 登徒子好色赋 乌衣巷 送楚雄太守张禹则之官 远行 都门除夕 春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声不吭 礼门义路 才兼万人 碍挽 轴对称 干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沥血披肝 包含系的词语有哪些 羊负来 谢安屐 弋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粉面油头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左驺 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