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48
沁园春 其一 偶兴同程村羡门作
作者: 王士禛 〔清代〕
春去秋来,林无静柯,川无停流。
忆卓女垆边,花笼赵瑟,要离冢畔,霜淬吴钩。
剑客从游,酒徒托乘,意气居然横九州。
谁知道看主家厮养,骑尉通侯。
十年壮志难酬。但眼底青尊恣拍浮。
谓万户千钟,卿其休矣,千峰万壑,吾又焉求。
龙性难驯,鸿飞何慕,争席休惊海上鸥。
忘机久任行歌带索,五月披裘。
春去秋来,树林里没有静谧的枝叶,河流也没有止息的潮流。
回忆起在卓女的酒家旁,花笼罩着赵瑟,要离开坟墓边,露水淬炼的吴钩(剑)。
剑客四处游玩,酒徒托着酒肆,意气风发地横行于九州。
谁又知道主家是在养活我们这些人,骑士和通侯(官员)。
十年的壮志难以实现,眼前的青酒随意地漂浮。
说万户千钟的酒,休想再喝了,千峰万壑,我又有什么需求呢?
龙的性情难以驯服,鸿雁飞翔又何以慕名,争抢席位不必惊扰海上的鸥鸟。
忘却世事,任凭行歌带着索子,五月里披着裘衣。
作者介绍: 王士禛(公元1686-1759),字季真,号半山,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广泛传播其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士禛的游历途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反思,对酒、对侠客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王士禛的《沁园春 其一 偶兴同程村羡门作》是一首充满感怀与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春秋的更替,描绘了自然的流动与人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往昔的怀念。开头的“春去秋来”便强调了生命的流逝,而“林无静柯,川无停流”则营造了一种持续变化的环境。
在回忆中,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们在酒家共度的时光,表达了一种对欢乐与自由的渴望。这里的“剑客”和“酒徒”象征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但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诗人认为,尽管有十年的壮志,但最终却难以实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不平。
接下来的句子展示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谓万户千钟,卿其休矣”,他似乎在说,尽管外界繁华无比,内心却早已无欲无求。最后的“忘机久任行歌带索”则传达了一种洒脱与放下的心境,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对当下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洒脱而又不失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卓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十年壮志难酬”表达了什么情感?
“龙性难驯”中“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士禛的《沁园春 其一》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士禛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无奈,而李白则强调了豪放与享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