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20
逾浃秋旸已望云,
芭蕉一夜慰愁人。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过了中秋,秋日的阳光已经期待着云彩,
芭蕉树在夜间陪伴着愁苦的人。
阴阳各有其时各自的存在,不可相互缺失,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
作者介绍:陈普,字德明,号宛丘,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婉约、细腻的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深秋时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时值秋天,正是思念与愁苦交织的季节,诗人借助芭蕉的意象来传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逾浃秋旸已望云”,描绘了秋日阳光与云彩的关系,预示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芭蕉一夜慰愁人”展现了孤独的情感,芭蕉的形象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诗人内心愁苦的象征。芭蕉在夜晚的静谧中,仿佛在对愁苦的人进行安慰,显示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后两句“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引入了哲学的思考,诗人认为阴阳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正如太阳和月亮的交替,体现了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这种自然规律的思索,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也让人意识到无论阴阳如何交替,生活依然要继续。
整首诗在意象、情感和哲理上相互交织,通过自然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孤独的思索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逾浃”是什么意思?
A. 过了
B. 来到
C. 经过
“芭蕉一夜慰愁人”中的“慰”字可以理解为?
A. 伤害
B. 安慰
C. 忽视
诗中阴阳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事物的对立
B. 事物的和谐
C. 事物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陈普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哲思,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思考的深邃,使得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