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21:53
原文展示:
陈君作斋舍,谥之以虚白。惟虚白故生,此义无二说。人言庄周愚,我爱庄周达。东坡老仙翁,出语世津栰。亦尝为虚白,是乃道所集。庄苏一等人,夫子盖三益。惟虚定何虚,而室又何室。是取此蘧庐,而谓无一物。鉴明尘垢去,水静鬓眉出。是中可观妙,无但充游息。何当过夫君,相与以终日。宾主两嗒焉,不言而目击。
白话文翻译:
陈君建造了一间斋舍,用“虚白”来命名。因为“虚白”所以能生出万物,这个道理没有第二种解释。人们说庄周愚笨,我却爱他的通达。东坡老仙翁,说话如同渡世的舟楫。他也曾提到“虚白”,这是道的集中体现。庄周和苏轼等人,孔子认为他们有三方面的益处。“虚”到底是什么虚,而“室”又是什么室。这是取了这间简陋的屋子,却说里面没有一物。镜子明亮是因为尘垢被去除,水面平静是因为鬓眉清晰可见。这里面可以看到妙理,不仅仅是用来休息的。何时能去拜访陈君,与他共度一整天。宾主双方都心领神会,无需言语就能互相理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赵蕃为陈君的斋舍所作,表达了对“虚白”境界的向往和对庄周、苏轼等人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应陈君之邀,为其斋舍命名并作诗。诗中通过对“虚白”境界的描述,表达了对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庄周、苏轼等先贤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虚白”境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虚白”一词,既是斋舍的名字,也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庄周和苏轼的赞美,表达了对先贤智慧和人格的敬仰。诗中的意象如“鉴明尘垢去”、“水静鬓眉出”,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清明和平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超脱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虚白”境界的向往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诗人通过对“虚白”境界的描述,表达了对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庄周、苏轼等先贤的敬仰和学习。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虚白”指的是什么? A. 斋舍的名字 B. 一种精神境界 C. 庄周的别称 D. 苏轼的别称
诗人对庄周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认为他愚笨 B. 认为他通达 C. 认为他平凡 D. 认为他狂妄
诗中的“东坡老仙翁”指的是谁? A. 庄周 B. 苏轼 C. 孔子 D. 赵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