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40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黄犊子不知道孝道,鲁山却自己驾车行驶。
没有贤良淑德的女子,鲁山竟然无家可归。
供养父母的责任令人羞耻,言辞又怎么会没有瑕疵呢?
要想歌颂鲁山的品德,浩瀚的大海又有谁能比拟?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因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而闻名。孟郊以其清新、深沉的诗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成为“诗仙”李白的同时代人。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孟郊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个人道德的追求。
《吊元鲁山 其九》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鲁山的描绘,反映了对社会伦理的思考。开篇用“黄犊不知孝”引出主题,指出年轻一代对传统美德的漠视,造成家庭关系的疏远。接着,诗人提到鲁山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出对贤良淑德的渴望,而现实却是“竟无家”。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悲叹,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中“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两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羞耻与自责,强调了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最后一句“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则通过对鲁山美德的歌颂,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孟郊对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鲁山为载体,探讨了孝道、责任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对个人的影响。诗人通过对鲁山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向往,同时也揭示出当下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诗词测试:
诗中“黄犊不知孝”中“黄犊”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鲁山的态度是怎样的?
“供养耻佗力”中的“耻”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