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12
游彰法寺打擢秀阁诗以行 赵蕃 〔宋代〕
四海擢秀阁,兹晨彰法游。 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 尚喜黄诗在,仍容墨本求。 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
在这广阔的四海之中,有一座名为擢秀阁的地方,今天我来到彰法寺游览。 阁的名声随着寺庙的迁移而传播,这个地方也融入了道家的氛围。 我仍然欣喜地发现黄庭坚的诗作在这里保存完好,并且允许我复制墨本。 从今往后,在这简朴的茅屋里,我也能感受到皖山的幽静之美。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彰法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化遗迹的珍视。诗中提到的“黄诗”指的是黄庭坚的诗作,显示了赵蕃对前人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赵蕃游览彰法寺的情景,通过对擢秀阁和黄庭坚诗作的提及,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名随寺俱徙,地入道家流”一句,巧妙地将阁的名声与寺庙的迁移联系起来,同时融入了道家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之美的赞赏。最后两句“从今茅屋底,自有皖山幽”,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幽静之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文化传承和自然之美的赞赏,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幽静之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诗”指的是谁的诗作? A. 苏轼 B. 黄庭坚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诗中的“擢秀阁”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美景 B. 才华出众 C. 文化遗迹 D. 道家氛围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繁华都市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官场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