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07
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
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
氛埃随脱屣,步武欲横秋。
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
将裙子撩起沿着碧绿的溪涧,洗净双足在宁静的地方休息。
轻轻拂去千岩万石上的尘土,随意乘着万里长流。
尘埃随着脱掉的鞋子而去,步伐轻快想要走向秋天。
远望沧江的夕阳,烟波浩渺却依旧未曾停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濯足”传统上与古人修身养性、归隐山水生活有关,体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儒学发展,尤其是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朱熹游览山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濯足万里流》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清幽环境中洗净心灵的美好愿望。开篇的“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描绘了作者在碧绿的溪流旁轻轻撩起裙子,洗净双足的悠然自得,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接下来的“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则表现了作者在自然中随意游荡的自在,仿佛不再受尘世烦恼的束缚。诗中“氛埃随脱屣”的描写,暗示了作者与世俗的隔离,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通过远望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尽感慨与思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透出一种淡淡的哲理,展示了朱熹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褰裳缘碧涧”中的“褰”字是什么意思?
A. 撩起
B. 放下
C. 投入
D. 走过
诗中提到的“千岩石”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诗人的孤独
C. 生活的艰难
D. 远方的憧憬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