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22
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檝千艘水上飞。
旗帜蔽江金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在淮南西边,草木茂盛,万只船只在水面上飞驰。
旗帜遮蔽江面,金鼓声震耳欲聋,伯颜丞相渡江的时刻。
伯颜,元代的名将,曾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的形象常被用来象征忠诚和勇武。诗中提到他渡江,暗示了战争和政治的紧迫感。
汪元量,字渊明,号瑶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以淮南为背景,描绘了水上交通繁忙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战争的紧迫。
《越州歌二十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与繁忙景象。首句“淮南西畔草离离”以生动的画面引入,令人仿佛置身于草木繁盛的景象中,感受到江南特有的自然气息。而“万檝千艘水上飞”则更是将江面上的繁忙生动呈现,展现了经济繁荣和交通发达的景象。接下来的“旗帜蔽江金鼓震”则引入了战争的氛围,旗帜和鼓声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对国家安危的警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复杂性。最后提到的“伯颜丞相过江时”,则不仅让人联想到历史人物的气魄,也暗示了国家运势的起伏,提示读者对历史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繁荣的水乡与战争的威胁,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复杂,反映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象?
“万檝千艘”主要用于描绘什么?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汪元量的《越州歌二十首》同样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繁忙的社会景象,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后者则将目光投向国家的兴衰与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