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7:47
浮丘道人招魂歌
汪元量 〔宋代〕
有母有母死南国,
天气黯淡杀气黑。
忍埋玉骨崖山侧,
蓼莪劬劳泪沾臆。
孤儿以忠报罔极,
拔舌剖心命何惜。
地结苌弘血成碧,
九泉见母无言责。
呜呼二歌兮歌复忆,
魂招不来长叹息。
有母亲死在南方国度,
阴雨天色沉重杀气逼人。
我心痛不忍将她埋在崖山之侧,
蓼莪草的劳作让我泪流满面。
孤儿的忠心报答无尽的苦痛,
割舌剖心又何惜自己的性命。
大地结成的苌弘花,血染成碧绿,
九泉之下见母亲无言责备。
唉,二歌啊,歌声又让我回忆,
魂魄无法招来,长叹息惋惜。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悲悯情感和深邃思想著称,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常以悲剧性的主题为主。
该诗作于一个充满动乱与不安的时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死亡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
《浮丘道人招魂歌》是一首充满悲痛与思念的作品,诗人通过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母亲的失去与对生命的无奈。开篇即以“有母有母死南国”引入,直白而沉重的语气将悲伤渲染到极致,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
诗中反复提到的“母亲”,不仅是对亲情的追思,也象征着人们对失去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的描绘中,天色的黯淡与杀气的黑暗交织,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无情的命运。诗人并不愿意将母亲埋葬在崖山之侧,而是通过蓼莪的辛劳,表达了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这句表达了孤儿对母亲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尽管生命无常,诗人仍愿意为母亲付出一切。最后的“呜呼二歌兮歌复忆”,则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力感,魂魄无法招来,长叹息的无奈与悲愤,令人心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死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生命的无奈,情感深沉,令人感动。
《浮丘道人招魂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九泉”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蓼莪”象征着什么?
答案:1.C;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