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39
冷怯西风扑鬓丝。
寒砧画角雁归迟。
试观皎洁天边月,
又向蓬窗照别离。
思寄语,劝添衣。
嫦娥应亦笑人痴。
梦魂未隔三千里,
已转柔肠十二时。
在寒冷的西风中,连鬓发都感到刺骨的寒意。
寒冷的砧板上,画角声响,归来的大雁显得格外迟缓。
试想那皎洁的月亮高悬在天边,
又透过蓬松的窗棂照耀着我的别离。
我想寄语于你,劝你多添衣服。
嫦娥也应该在一旁笑我痴情。
梦与魂尚未隔开三千里,
已然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思念你。
吴尚憙,清代诗人,生于甲辰年。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常常表现出对故人、故乡的思念。
本诗写于秋天,诗人舟行至全州,寄情于李凝仙姊,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
《鹧鸪天》通过描绘秋天的冷风和月亮,呈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冷怯西风扑鬓丝”,不仅描绘了寒冷的气候,也隐喻着内心的孤寂与惧怕。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试观皎洁天边月”引入了月亮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月亮照耀着窗外,仿佛在提醒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后面的“思寄语,劝添衣”则传达出诗人对远方人的关心之情,充满了温暖与情谊。最后两句“梦魂未隔三千里,已转柔肠十二时”则表达出即便相隔千里,思念的情感依旧强烈,时间在思念中似乎变得更加漫长。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题,表现了在秋天的寒冷背景下,诗人对远方人的深切情感与关怀,展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古琴
B. 画角
C. 箫
D. 二胡
诗人在诗中劝对方:
A. 多吃饭
B. 多添衣
C. 多喝水
D. 多运动
诗中提到的神话人物是:
A. 织女
B. 嫦娥
C. 牛郎
D. 西王母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与离别的情感,吴尚憙的作品更注重秋天的寒冷与孤独的氛围,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往日情景的怀念与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