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第一百九十六》

时间: 2025-05-01 13:51:58

诗句

客从何乡来,挟矢身汉月。

杀身傍权要,门户有旌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1:58

原文展示:

客从何乡来,挟矢身汉月。杀身傍权要,门户有旌节。

白话文翻译:

这位客人从哪里来呢?他身边夹着箭矢,仿佛是在月下的汉朝。他愿意为权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门前悬挂着旗帜。

注释:

  • :指来访的人。
  • 何乡:问从何处而来。
  • 挟矢:夹着箭,象征武器和战斗。
  • 身汉月:形容在月光下的汉朝,可能指古代英雄的气概。
  • 杀身:为权贵而牺牲生命。
  • 傍权要:靠近有权势的人。
  • 门户:指家门,象征地位和身份。
  • 旌节:旗帜,表示身份和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的侵略中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以不屈的精神著称。其诗作多反映了民族危亡时的悲壮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灭亡的时期,文天祥面临国家危亡,他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描绘一个客人,但背后的意义却非常深刻。诗中通过对客人的描写,反映了在历史变迁中无数人为了权力、权贵而奋斗甚至牺牲的现实。诗人用“挟矢”的意象,暗示了战斗和勇气的必要,表现出一种为理想而战的豪情。

“杀身傍权要”的句子,传达出一种对权力的渴望和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无奈。许多人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愿意献出生命,甚至丧失自我。最后一句“门户有旌节”,则象征着权力的显赫和身份的高贵,表明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斗争的时代,个人的命运往往被权力所操控。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壮的美,诗人面对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无尽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引发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从何乡来:开篇提问,营造出一种神秘感,暗示客人的身份和背景。
  2. 挟矢身汉月:用“箭矢”暗示战斗与勇气,结合“汉月”描绘出一种英雄气概。
  3. 杀身傍权要:表达为权贵牺牲生命的悲惨现实,揭示人性中的复杂。
  4. 门户有旌节:象征身份与地位,展示权力的显赫,反映社会的竞争与斗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挟矢”比喻武装和战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旌节象征权力与身份,暗示社会等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和身份的追求、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它反映了个体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与悲哀,呼喊出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外来者与陌生的命运。
  • :代表战斗与牺牲。
  • 汉月:暗示历史的辉煌与英雄气概。
  • 旌节:象征权力与身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A. 一个陌生人
    B. 文天祥自己
    C. 武士
    答案:A

  2. “挟矢”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逃避
    答案:B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悲壮
    C. 轻松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by 文天祥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文天祥的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体现了对国家衰亡的悲痛,但文天祥更侧重于个人的牺牲与理想,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文天祥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天祥的诗歌与历史影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春慢 辛丑都门元夕二首 其一 探春 探春 题墓祭图 探春慢 新正四日东华门道上同徐电发并辔作 探春 探春 探春轩 探春 感事忆金庭山人 探春慢 探春 又题“春江后游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蛇脂 漂浮不定 车字旁的字 符敕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朝野侧目 韭字旁的字 念想 存心养性 黄口孺子 射师 車字旁的字 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圭可磨 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