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15
题周山甫锦绣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
上有双凤凰,文彩何灿灿。
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宴。
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
凤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玩。
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
有位客人从西北而来,送给我一块锦绣的布段。
布上绣有双凤凰,色彩鲜艳,十分夺目。
我把它放在箱子里,岁月静好,心情愉悦。
可天上的孙女(织女)看顾着七个星星,雷电在天河闪烁。
凤凰突然飞去,让我失去了把玩之物。
贫穷的家中机杼寒冷,秋虫的鸣叫让我更加叹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山甫,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忠贞不屈著称。他在抗元战争中表现出色,最终因被俘而殉国。他的诗风气势磅礴,情感深沉,常常表达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接到客人赠送的锦绣段,虽然感受到美好,却也隐隐感到生活的无奈与困苦。
《题周山甫锦绣段》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客人赠送的锦绣段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绣有双凤凰的布料,更是传达了吉祥的寓意。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尤其是“凤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玩”,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令人感到惋惜。
在对比“岁月亦已宴”与“贫家机杼寒”的描绘,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落差,前者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后者则是现实的无情。诗的最后,提到“秋虫助予叹”,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现实的无奈与叹息。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在动荡时代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一块锦绣段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诗人将锦绣段放在哪里?
“秋虫助予叹”中的“秋虫”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各个部分的分析与介绍,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题周山甫锦绣段》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体会文天祥在动荡时代的心声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