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6:40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在江边我惆怅地望着几棵梅树,手杖一拄,走来走去。前些时日,雪压着梅花找不到踪影,昨夜月光明亮,梅花依旧开放。
我折下一枝寄给远方的友人,心中怜惜她如同美玉,思念之情让人恨不得化作灰烬。沉吟于日落时分,寒鸦飞起,目送着那柴荆的路途独自而归。
山上残雪映衬着空旷的堂室,仿佛回想起当年在辋口庄的情景。门不必锁上,客人来了可以随意进入,共同在藜床上闲聊。
老朋友听说我还在歌唱,妙语空中流转,令人醉心墨香。不要因为姬姜的憔悴而厌倦,把酒言欢,讨论学问,感情反而更长久。
朱熹(1130-1200),字仲明,号晦庵,南宋理学家、哲学家、诗人。作为理学的主要代表,朱熹对儒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雪后,表现了对梅花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关怀。在雪后宁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对梅花与友人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之情。
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承载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诗中开篇便以“惆怅”二字引出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感伤。梅花作为一种冻天绽放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诗人在雪压之下,依旧能看到梅花的坚强与美丽,暗示了生活中的逆境与希望并存。
在第二首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提到“辋口庄”,勾起了对友人的美好回忆。通过对友人相聚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把酒论文”则表现出在闲适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多么美好。这种古典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朱熹作为理学家的深厚文化素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的温暖。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虽然有惆怅的情感,但更显出希望与坚韧。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悠远的情感。
诗中“惆怅”一词的意思是:
a) 高兴
b) 悲伤
c) 忧愁
d) 兴奋
诗人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a) 美丽
b) 希望与坚韧
c) 冷漠
d) 伤感
在诗中,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a) 忘记
b) 寂寞
c) 深情厚谊
d) 疏远
答案: 1-c,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