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题三首》

时间: 2025-04-29 01:21:00

诗句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1:00

原文展示:

偶题三首
作者:朱熹 〔宋代〕

门外青山翠紫堆,
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
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
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
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
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
倚筇随处弄潺湲。

白话文翻译:

在门外,青山叠翠如紫色的堆积,
我披着宽巾,整日面对崔嵬的山峰。
只看到云朵断裂变成飞雨,
却不知道云是从哪里来的。

撕开苍茫的峡谷,雷声轰鸣,
万斛的飞泉奔涌而出。
枯木和断梗没有停泊的地方,
一条寒碧的河流自顾自地萦绕回旋。

我随着流水寻找溪源,
走到源头却感到茫然。
才相信真正的源头是无法到达的,
倚着竹杖随处玩弄潺潺的流水。

注释:

  • 幅巾:宽大的头巾,古人常用来遮阳或防风。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云断:云层断裂,形容天气变化。
  • 擘开:撕开或打开。
  • 苍峡:指青翠的山峡。
  • 万斛:形容水量极多,斛是古代容量单位。
  • 寒碧:形容河水清冷而碧绿。
  • 倚筇:用竹杖支撑身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允恭,号晦庵,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儒学发展影响深远。朱熹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偶题三首》写于朱熹晚年,正值他在学术和诗歌创作上的成熟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悟和对真理追求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朱熹的《偶题三首》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青山、流水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反思。前两联描绘了青山和奔流的泉水,气势磅礴,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而后两联则转向内心的思考,探讨了寻求真理和源头的艰难。

整首诗的情感由外而内,先是对景物的描绘,再是对内心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始信真源行不到”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真理的追寻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显示了朱熹在理学上的追求与哲学思考。诗歌的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外青山翠紫堆:门外的青山色彩翠绿,紫色重叠着,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2. 幅巾终日面崔嵬:我整日披着幅巾,面向高耸的山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3. 只看云断成飞雨:只看到云层断裂变成飞雨,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感叹。
  4. 不道云从底处来:却不知道云是从何处而来的,体现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考。
  5. 擘开苍峡吼奔雷:撕开山峡,雷声震耳,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6. 万斛飞泉涌出来:形容泉水如万斛般奔涌而出,生动形象。
  7. 断梗枯槎无泊处:枯木和断梗没有停泊之处,暗指人生的无常。
  8. 一川寒碧自萦回:一条寒碧河流自顾自地回旋,表现了自然的自由。
  9. 步随流水觅溪源:我随流水寻找溪流的源头,象征对真理的追求。
  10. 行到源头却惘然:走到源头却感到茫然,表现了对生活的迷惘。
  11. 始信真源行不到:开始相信真正的源头是无法到达的,体现了哲学思考。
  12. 倚筇随处弄潺湲:倚着竹杖随处玩弄潺潺的流水,表现对自然的亲近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翠紫堆”,形象生动地比喻山的颜色。
  • 对仗:如“幅巾终日”、“擘开苍峡”,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一川寒碧自萦回”,赋予河流以生命,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对真理的追寻与内心的迷茫,体现了朱熹哲学思想的深刻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常。
  • :象征着变化与不可捉摸的事物。
  • 寒碧:象征清冷与孤独,暗含人生的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幅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衣物
    B. 一种器具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饮料

  2.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对真理的追寻? A. 门外青山翠紫堆
    B. 行到源头却惘然
    C. 擘开苍峡吼奔雷
    D. 只看云断成飞雨

  3. 诗中“万斛飞泉”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思考
    B. 自然的壮丽
    C. 生活的无常
    D. 对云的观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表现出对家国的忧思与责任感。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豪情与洒脱。两者虽然同样描绘自然,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朱熹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夏之交风日清美欣然有赋 夜坐园中至夜分 幽事二首 其二 郡斋偶书 悲歌行 掩卷有感 龟堂自咏 山村经行因施药 寄二子 杂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克的词语有哪些 无相无作 积习生常 韋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苦思恶想 齲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瞒心 大槐宫 扇构 艮字旁的字 出溜 月露风云 此疆尔界 包含功的词语有哪些 锻炼罗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