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时间: 2025-05-04 03:31:39

诗句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39

原文展示

念奴娇
作者: 朱熹 〔宋代〕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白话文翻译

临风微笑,问百花中谁才是真正的香白花。
独自一人没有朋友,算是只有姑射山上那位仙客。
绝艳的花谁来怜惜,真心自我保护,与世俗的缘分遥远。
天然的美好,不受风露和冰雪的影响。

应该嘲笑那些粗俗的李子桃子,无言之中却吸引得了狂蜂和轻蝶。
哪里比得上黄昏时分轻轻摇曳的影子,清澈的一溪霜月。
画角的声音渐渐消散,瑶台的梦也随之断绝,直接归于休息。
绿荫下的青子,别让它们轻易地被折断。


注释

字词注释

  • 姑射山:传说中的仙山,代表仙人居所。
  • 绝艳:形容花的美丽无人能及。
  • 狂蜂轻蝶:比喻那些追逐花香的昆虫,象征世俗的追求。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而又虚幻的境地。

典故解析

  • 姑射山:古代传说中,姑射山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不凡的境界。
  • 画角:古代乐器,常用于吟唱美好的情景,寓意梦境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仲明,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儒学大师。其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朱熹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美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世俗情感的超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朱熹通过描写花卉的美丽与独特,表达了他对世俗情感的淡泊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全诗结构严谨,情感流畅,语言优美,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出浓厚的道家和儒家思想。

在诗的开篇,朱熹用“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引出主题,表现对群芳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赞叹。在后面的部分,诗人以“绝艳谁怜”表达了对独特美的珍惜与孤独的感受,进而发出对尘世的超然思考。诗中“天然殊胜”,说明了真正的美丽不受外界影响,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一种清雅的气质,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与黄昏时分的轻影相比,朱熹更喜欢那清澈的霜月,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微风中轻轻一笑,询问百花中哪一朵才是真正的香白花,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
  2.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独自一人没有朋友,只有那位在姑射山的仙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3.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绝艳的美丽无人怜惜,真心保护自我,远离尘世的纷扰。
  4.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天然的美好,不受风露和冰雪的影响,强调了内在的自然之美。
  5.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应当嘲笑那些粗俗的李子和桃子,虽然无言却吸引了狂蜂轻蝶,反映了对世俗的讽刺。
  6.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不如黄昏时轻轻摇曳的影子和清澈的一溪霜月,表现出对宁静的向往。
  7.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画角声渐渐消散,瑶台的梦也随之断绝,暗示梦幻的结束与现实的归宿。
  8.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在绿荫下的青子,别让它们轻易地被折断,表现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姑射山头仙客”比喻理想中的朋友,象征着追求的高尚。
  • 拟人:将花卉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狂蜂轻蝶”与“李粗桃”,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世俗情感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芳:象征多样的美。
  • 姑射山:象征理想与仙境。
  • 狂蜂轻蝶:象征世俗的追求与浮华。
  • 霜月:象征宁静与清幽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姑射山”指的是:
    A. 仙人居所
    B. 高山
    C. 花园

  2. “狂蜂轻蝶”表现的是什么?
    A. 追求世俗
    B. 自然景色
    C. 孤独感

  3. 诗人通过“黄昏闲弄影”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喧闹
    B. 平静
    C. 繁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朱熹的诗更加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珍视,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朱熹《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金陵怀古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永遇乐 对海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永遇乐 饯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炽爨 克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包字头的字 盗没 真实无妄 仲堪 怜开头的成语 子字旁的字 发奸擿伏 杯水之谢 齿牙之猾 袒胸露臂 迟疑观望 吃水忘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