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8:37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
信如季子贤,自昔知能几。
依约有荒祠,寂寥无奠篚。
坏梁生湿菌,古木凭山鬼。
英灵岂顾兹,青史辞亹亹。
这首诗表达了对季子(季韩)的敬仰和对其庙宇荒凉的惋惜。诗人认为,季子确实是贤人,自古以来就有多少人了解他的才能呢?可如今庙宇却荒废,寂寥无人祭奠。破旧的梁上长满了湿菌,古老的树木依靠着山鬼而立。英明的灵魂难道会顾及这里的情况吗?在青史中,他的事迹仍在传颂。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雨亭,号青溪,宋代诗人,曾任地方官,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题材多样,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是梅尧臣在南徐地区游历时写的,表达对季子的敬意及对其庙宇荒废的叹息,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六季子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抒发对季子贤德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庙宇荒废现状的无奈与惋惜。全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关心。
诗中开篇以“信如季子贤”直入主题,明确表达对季子的崇敬之情,而后转向庙宇的荒凉,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令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诗句“坏梁生湿菌,古木凭山鬼”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季子庙的破败与无奈,增强了对历史遗址的珍惜感。
“英灵岂顾兹,青史辞亹亹”则是诗的高潮,表达了对季子灵魂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人用“青史”来指代历史记载,暗示即使庙宇荒废,季子的事迹仍会被后人铭记。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既有对个人的崇敬,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季子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文化遗址的惋惜,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季子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荒祠有什么特点?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表达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旧时繁华的感慨相似,都是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忧伤。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情感深刻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