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事四首》

时间: 2025-05-04 10:14:30

诗句

半日肩舆走,归来已薾然。

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

有累缘糊口,何时可息肩。

灵襟要淘洗,盥手阅韦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30

原文展示:

即事四首 王炎 〔宋代〕

半日肩舆走,归来已薾然。 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 有累缘糊口,何时可息肩。 灵襟要淘洗,盥手阅韦编。

白话文翻译:

半天的轿子旅行,回来时已经疲惫不堪。 懒得说话,麈尾悬挂着,静静地坐着点燃龙涎香。 为了生计而劳累,何时才能卸下这重担。 心灵的洗涤是必要的,洗净双手阅读古籍。

注释:

  • 肩舆:指轿子。
  • 薾然:疲惫的样子。
  • 麈尾:古代用麈尾做的拂尘。
  • 龙涎:一种名贵的香料。
  • 灵襟:指心灵。
  • 盥手:洗手。
  • 韦编:指古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约1020-1085),字子安,号东篱,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经历了一段繁忙的旅行后,回到家中,感到身心疲惫,思考生活与精神追求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繁忙生活后的疲惫和对精神净化的渴望。首句“半日肩舆走,归来已薾然”直接描绘了作者的疲惫状态,而“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则进一步通过静坐和点燃香料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后两句“有累缘糊口,何时可息肩”和“灵襟要淘洗,盥手阅韦编”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重担的感慨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日肩舆走,归来已薾然”:描述了作者半天的旅行后,回到家中感到非常疲惫。
  2. “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表达了作者懒得说话,静静地坐着,点燃香料,寻求内心的宁静。
  3. “有累缘糊口,何时可息肩”:反映了作者为了生计而劳累,渴望能够卸下生活的重担。
  4. “灵襟要淘洗,盥手阅韦编”:强调了心灵净化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古籍来洗涤心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中的“倦谈”与“清坐”,“悬麈尾”与“炷龙涎”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如“灵襟要淘洗”中的“淘洗”比喻心灵的净化过程。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活的疲惫和对精神净化的追求。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肩舆:象征着旅行的劳累。
  • 麈尾:象征着静谧和宁静。
  • 龙涎:象征着高贵和精神净化。
  • 韦编:象征着知识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肩舆”指的是什么? A. 轿子 B. 马车 C. 船 D. 步行 答案:A

  2. “灵襟要淘洗”中的“淘洗”比喻什么? A. 洗涤衣物 B. 净化心灵 C. 清洁环境 D. 整理书籍 答案:B

  3. 诗中“清坐炷龙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寻求热闹 B. 寻求宁静 C. 寻求刺激 D. 寻求社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即事四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炎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疲惫和对精神净化的渴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王炎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查询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十二 望江南 其一 望江南 其八 望江南/忆江南 望江南 其四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 其九 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洋理 疑心生暗鬼 不成体统 四肢百体 狐疑不定 非字旁的字 鼓儿词 福威 長字旁的字 憨态可掬 三撇旁的字 以逸待劳 长字旁的字 泣歧悲染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