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晴偏好》

时间: 2025-05-07 09:37:26

诗句

平湖百倾生芳草。

芙蓉不照红颠倒。

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7:26

原文展示:

平湖百倾生芳草。
芙蓉不照红颠倒。
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白话文翻译:

在广阔的平湖上,芳草丛生,景色宜人。
映照着水面的芙蓉花,仿佛在红色的倒影中迷失。
东坡的风光如画,
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晴朗的日子里尤为动人。

注释:

字词注释:

  1. 平湖:指宽广的湖面。
  2. 百倾:形容数量众多,倾为量词,表示面积或数量。
  3. 生芳草:生长着芬芳的草。
  4.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
  5. :映照,反射。
  6. 东坡:指苏东坡,著名的文学家,此处可能是指他的诗词或风景。
  7. 波光潋滟:形容湖面波光闪烁的美丽景象。
  8. 晴偏好:晴天的景色尤其美好。

典故解析:

“东坡”多指苏轼(苏东坡),他在文学和艺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该诗可能受其作品启发,表现出对湖光山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霜涯,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平湖之畔,诗人可能在游览时受到风景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喜爱。

诗歌鉴赏:

《晴偏好》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诗,描绘了平湖的自然美景。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湖边繁茂的草木和芙蓉花的娇艳。开篇的“平湖百倾生芳草”以广阔的视角引入,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丰盈与生机。接下来的“芙蓉不照红颠倒”则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水面上花的倒影,展现出一种灵动美。最后的“波光潋滟晴偏好”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诗人那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湖百倾生芳草。
    描述了广阔的湖泊中生长着浓郁的芳草,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2. 芙蓉不照红颠倒。
    通过芙蓉花的倒影,引发对自然美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美的事物往往含有矛盾与幻影。

  3. 东坡道。
    提及“东坡”,引入苏轼的意象,暗示此地的文化底蕴,增加了诗的深度。

  4. 波光潋滟晴偏好。
    描绘了晴天时波光闪烁的湖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天气下对自然美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波光比作“潋滟”,形象生动。
  • 拟人:芙蓉的映照,仿佛在与湖面对话,传达出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平湖:象征广阔与宁静。
  2. 芳草:代表生命力与自然的美好。
  3. 芙蓉:象征美丽与脆弱的事物。
  4. 波光:象征灵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平湖”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湖泊
    • C. 河流
  2. “芙蓉不照红颠倒”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 A. 菊花
    • B. 荷花
    • C. 梅花
  3. 诗中提到的“东坡”是指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霜涯的《晴偏好》更倾向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宏伟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怀。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霜涯诗词选集》

相关查询

风蝶令 日暮纳凉 风蝶令 题水仙兰花小幅 风蝶令·自遣 风蝶令 次巽兄芙蓉韵 风蝶令 白海棠 风蝶令 题丁香画册 风蝶令 风蝶令·游墩子河 风蝶令 郑萍香大姊以词见寄,即和原调奉酬 风蝶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乐于 二字旁的字 言不愿行 擖哧 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怪声怪气 散剂 遣词造意 阿顺取容 双误 歺字旁的字 顶帽 无病自炙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