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7:26
平湖百倾生芳草。
芙蓉不照红颠倒。
东坡道。
波光潋滟晴偏好。
在广阔的平湖上,芳草丛生,景色宜人。
映照着水面的芙蓉花,仿佛在红色的倒影中迷失。
东坡的风光如画,
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晴朗的日子里尤为动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东坡”多指苏轼(苏东坡),他在文学和艺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该诗可能受其作品启发,表现出对湖光山色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霜涯,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平湖之畔,诗人可能在游览时受到风景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喜爱。
《晴偏好》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诗,描绘了平湖的自然美景。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湖边繁茂的草木和芙蓉花的娇艳。开篇的“平湖百倾生芳草”以广阔的视角引入,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丰盈与生机。接下来的“芙蓉不照红颠倒”则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水面上花的倒影,展现出一种灵动美。最后的“波光潋滟晴偏好”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诗人那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逐句解析:
平湖百倾生芳草。
描述了广阔的湖泊中生长着浓郁的芳草,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芙蓉不照红颠倒。
通过芙蓉花的倒影,引发对自然美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美的事物往往含有矛盾与幻影。
东坡道。
提及“东坡”,引入苏轼的意象,暗示此地的文化底蕴,增加了诗的深度。
波光潋滟晴偏好。
描绘了晴天时波光闪烁的湖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天气下对自然美的欣赏。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平湖”指的是什么?
“芙蓉不照红颠倒”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诗中提到的“东坡”是指哪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霜涯的《晴偏好》更倾向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多表现宏伟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怀。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