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时间: 2025-04-27 05:28:00

诗句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8:00

原文展示

公退清闲如致仕,
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
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
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
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
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
谁识东坡不二门。

白话文翻译

公退后清闲如同退休,
酒后欢欣似乎重回故乡。
不妨有些安心的病痛,
躺卧看着窗帘轻摇一炷香。

心中有什么要求来消遣病痛,
这些年来古井里波澜不惊。
只担心的是玩耍的闲童子,
却又像看那潺潺流水般轻松。

小阁的低窗下我卧得舒适温暖,
一切了然于心,既非默然也非言语。
维摩诘示病的我确实生病,
谁能识得东坡的真意在何方。

注释

  • 致仕:指退休。
  • 欢适:欢快愉悦。
  • 安心病:指心境安宁的病,不是病痛的折磨。
  • 萦帘:绕着帘子,形容烟雾缭绕的情境。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的样子。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以示病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贬谪,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以豪放、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面对生活的困境与身体的病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态度。诗中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苏轼在病痛中思考人生的感悟。开头的两句,诗人用“清闲”和“欢适”描绘了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仿佛在享受一种恬淡的生活。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他对病痛的态度,既然已经无法避免,不如安然对待,卧看香烟缭绕,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从容和安逸。

“心有何求遣病安”一句,表达了他对内心需求的思索,似乎病痛并未影响他内心的平静,而是成为了他思考人生的一个契机。“古井不生澜”则用古井的宁静象征他内心的安宁,尽管外界喧嚣,但他内心的波澜却是少之又少。

最后几句,他通过小阁低窗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宁静的向往。而“维摩示病吾真病”又将诗意推向更高的哲学层面,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最终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结尾,让人思考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整首诗不仅表露了诗人的个性,也传达了深邃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退清闲如致仕:诗人描绘退隐后的生活状态,闲适如同退休。
  2. 酒余欢适似还乡:在饮酒后的欢愉中,感受到如同回到故乡的温暖与亲切。
  3. 不妨更有安心病:对身体的病痛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4. 卧看萦帘一炷香:躺在床上,看着窗帘轻轻摇曳,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5. 心有何求遣病安:在思考内心的需求,试图寻求对病痛的安慰。
  6. 年来古井不生澜:岁月流逝,内心如同古井一样,没有波澜。
  7. 只愁戏瓦闲童子:担心玩耍的孩童在无聊中打发时光。
  8. 却作泠泠一水看:想象着流水般轻松的情景,心中有所寄托。
  9. 小阁低窗卧晏温:在小阁中,低窗之下,卧得安暖。
  10. 了然非默亦非言:心中明了,既不是默然的思考,也不是言语的表达。
  11. 维摩示病吾真病:借用维摩诘的典故,表明自己确实生病。
  12. 谁识东坡不二门:自问谁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闲的生活比作退休,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美。
  • 拟人:将古井比作无波澜的象征,赋予了其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遭遇病痛与生活困扰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省的深刻态度。他通过对周围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古井: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岁月的无波。
  • 窗帘:代表着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传达出一种闲适与惬意。
  • 香火: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用什么比喻形容退休后的生活?

    • A. 清闲如致仕
    • B. 欢适似还乡
    • C. 安心病
    • D. 古井不生澜
  2.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哲学家
    • C. 一位佛教菩萨
    • D. 一位历史人物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怨天尤人
    • B. 安然自得
    • C. 无所作为
    • D. 忧心忡忡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
  • 《赤壁赋》: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王维《终南山》
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亲近,体现出类似的生活哲学和内心追求。

李白《将进酒》
则通过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狂放态度,展现了另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九歌·东皇太一 九歌 少司命 九歌·云中君 大招 远游 招魂 哀郢 九章 天问 九歌·湘夫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食其果 不容置喙 心开意适 敬爱 包含搉的词语有哪些 白眼珠子 日斑 知我罪我 兰开头的成语 柳绿桃红 舟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不愧下学 攴字旁的字 单行 隶字旁的字 包含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匝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