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7:41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江南的腊月已经结束,早梅花在这个时候绽放,仿佛将新春的气息和垂柳传递给人们。那柳枝细长的身姿,宛如风流人物,骨子里更是清雅秀丽。在永丰坊的那一边,整日无人,谁能看到阳光下金丝柳随风摇曳?每当飞絮飘落的时候,心情便如断肠,绿叶成荫,却没有一件事情能让人不感到消瘦。难道是东风把你送来了,便吹散了眉间那一点春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常寄情于自然,以柳树和春天的景象抒发个人的愁绪与思考。
《洞仙歌·咏柳》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词作,苏轼以柳为媒介,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一开始,描绘了江南地区春天的气息,腊尽梅花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温暖的感觉。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细长的腰肢让人联想到风流的美人,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永丰坊”的描写,表达了孤独和对生命的感悟。在静谧的环境中,柳丝随风轻舞,似乎在问询世间的情感与变化。飞絮飘落,正如人们在春天里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诗中提到东风,既是春天的代名词,也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变动。东风的到来,虽带来春天的气息,却也可能吹散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加深邃,反映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描写,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中的“细腰肢”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丝”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