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5:01
原文展示:
咏醉 刘伶石五斗,康成三百杯。 欹斜星弁侧,嵬峨玉山颓。 人语蜩螗沸,天形帟幕开。 应知是狂药,何不学颜回。
白话文翻译:
刘伶喝下五斗酒,康成饮尽三百杯。 帽子倾斜在星冠旁,玉山倾倒如山崩。 人声喧哗如蝉鸣,天空如帷幕展开。 应知这是狂药,为何不学颜回。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1000-1060),字子文,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饮酒诗。这首《咏醉》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酒的热爱和对醉酒状态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亿在某个饮酒场合或酒后有感而发,通过描绘刘伶和康成的醉酒形象,表达了对酒的赞美和对醉酒状态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颜回不饮酒的德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伶和康成醉酒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醉酒后的放纵和自由。诗中“欹斜星弁侧,嵬峨玉山颓”形象地描绘了醉酒后的身体状态,而“人语蜩螗沸,天形帟幕开”则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写,增强了醉酒的氛围。最后两句“应知是狂药,何不学颜回”则提出了对酒的双重态度,既欣赏其带来的放纵,又向往颜回的德行。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酒的赞美和对醉酒状态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德行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刘伶和康成的描绘,展现了酒带来的放纵和自由,而最后提到颜回,则是在赞美酒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德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刘伶和康成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 A. 西晋和东汉 B. 东汉和西晋 C. 宋代和唐代 D. 唐代和宋代
诗中的“玉山颓”比喻什么? A. 醉酒后的身体倾斜 B. 山崩 C. 帽子倾斜 D. 天空展开
诗中的“颜回”是谁? A. 孔子弟子 B. 酒徒 C. 诗人 D. 学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