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15
原文展示
宰邑承颜帝泽优,春郊数舍跃跸骝。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乡里归时荣尽锦,庭闱到日洁晨羞。陶潜未省荒三迳,班嗣何因乐一邱。兰长谢庭傅赋咏,花开潘县占风流。薰炉绫被馀言馥,省闼沉沉侍史愁。
白话文翻译
担任县令,受到皇帝的优厚恩泽,春日郊外,马儿欢腾。昔日弦歌留下深情,如今回到故乡,重访旧地。回到家乡时,荣耀如锦,到达家中,清晨的餐食洁净美好。陶潜未曾荒废三条小径,班嗣为何独爱一丘。兰花在谢庭中绽放,赋诗咏叹,花开在潘县,风流占尽。薰炉中的香气,绫被上的余温,省中深沉,侍史忧愁。
注释
- 宰邑:指担任县令。
- 帝泽优:皇帝的恩泽优厚。
- 跸骝:指骏马。
- 弦歌:指音乐和诗歌,这里指文化教育。
- 桑梓:指故乡。
- 荣尽锦:荣耀如锦绣。
- 洁晨羞:清晨的餐食洁净美好。
-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
- 三迳:指陶渊明隐居的地方。
- 班嗣:东汉班固的弟弟班嗣,好道家之学。
- 兰长谢庭:兰花在谢庭中生长。
- 潘县:指潘岳,西晋文学家,曾任河阳令。
- 薰炉:香炉。
- 绫被:绫罗绸缎的被子。
- 省闼:指宫廷。
- 侍史:指宫廷中的侍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刘筠、钱惟演等人并称“西昆体”,其诗风华丽,讲究对仗和用典。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杨亿为朱员外担任东明县令而作,表达了对朱员外的祝贺和对其品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员外担任县令的赞美,展现了其受到皇帝优厚恩泽的荣耀,以及其在文化教育和品德上的卓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如“陶潜未省荒三迳”和“班嗣何因乐一邱”,表达了对朱员外隐逸高洁的赞美。同时,诗中的“兰长谢庭傅赋咏”和“花开潘县占风流”则展现了朱员外在文学上的才华和风流。整首诗语言华丽,对仗工整,体现了杨亿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宰邑承颜帝泽优:朱员外担任县令,受到皇帝的优厚恩泽。
- 春郊数舍跃跸骝:春日郊外,马儿欢腾,象征着朱员外的新职带来的喜悦。
- 弦歌平昔有遗爱:朱员外平日里在文化教育上有深厚的遗爱。
- 桑梓依前访旧游:回到故乡,重访旧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 乡里归时荣尽锦:回到家乡时,荣耀如锦绣,展现了朱员外的荣耀。
- 庭闱到日洁晨羞:到达家中,清晨的餐食洁净美好,象征着家庭的和谐。
- 陶潜未省荒三迳:陶渊明未曾荒废三条小径,比喻朱员外不荒废学业。
- 班嗣何因乐一邱:班嗣为何独爱一丘,比喻朱员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兰长谢庭傅赋咏:兰花在谢庭中绽放,赋诗咏叹,展现了朱员外的文学才华。
- 花开潘县占风流:花开在潘县,风流占尽,展现了朱员外的风流才情。
- 薰炉绫被馀言馥:薰炉中的香气,绫被上的余温,象征着朱员外的高雅生活。
- 省闼沉沉侍史愁:省中深沉,侍史忧愁,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荣尽锦”比喻荣耀如锦绣。
- 对仗:如“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对仗工整。
- 典故:如“陶潜未省荒三迳”和“班嗣何因乐一邱”运用了典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朱员外担任县令的赞美,展现了其受到皇帝优厚恩泽的荣耀,以及其在文化教育和品德上的卓越。整首诗语言华丽,对仗工整,体现了杨亿诗歌的典型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跸骝:骏马,象征着朱员外的新职带来的喜悦。
- 弦歌:文化教育,象征着朱员外的遗爱。
- 桑梓: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 荣尽锦:荣耀如锦绣,展现了朱员外的荣耀。
- 洁晨羞:清晨的餐食洁净美好,象征着家庭的和谐。
- 兰长谢庭:兰花在谢庭中生长,展现了朱员外的文学才华。
- 花开潘县:花开在潘县,展现了朱员外的风流才情。
- 薰炉:香炉,象征着朱员外的高雅生活。
- 绫被:绫罗绸缎的被子,象征着朱员外的高雅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宰邑承颜帝泽优”中的“宰邑”指的是什么?
A. 担任县令
B. 担任宰相
C. 担任将军
D. 担任太守
-
诗中“弦歌平昔有遗爱”中的“弦歌”指的是什么?
A. 音乐和诗歌
B. 弹琴唱歌
C. 教育和文化
D. 古代乐器
-
诗中“陶潜未省荒三迳”中的“陶潜”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朱公
-
诗中“花开潘县占风流”中的“潘县”指的是谁?
A. 潘岳
B. 潘安
C. 潘美
D. 潘凤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亿的其他作品,如《西昆酬唱集》中的诗作,可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王安石的诗作,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
诗词对比:
- 与杨亿的其他作品对比,了解其诗歌的典型风格。
- 与唐代诗人的作品对比,如李白、杜甫的诗作,了解不同朝代诗歌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