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玉扇吟题词,笛楼从叔命赋》

时间: 2025-04-23 18:42:08

诗句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广寒月缺谁修。

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

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

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

鸳帱。

定情扇小,记障面初逢,袖底香柔。

甚蕖荷娟好,偏折双头。

愁煞江天易暮,魂断处、暗雨伤秋。

幽怀冷,海棠谢了,泪债难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42:08

原文展示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广寒月缺谁修。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鸳帱。定情扇小,记障面初逢,袖底香柔。甚蕖荷娟好,偏折双头。愁煞江天易暮,魂断处暗雨伤秋。幽怀冷,海棠谢了,泪债难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失去爱人之后的惆怅心情。她用金蝉和紫燕来比喻美丽的事物,但如今这些美好已不复存在。广寒宫的月亮也显得缺失,仿佛在问:是谁来修复这份遗憾?吹箫的那个人已不知去向,凤凰也飞离了秦楼。虽然珍贵的遗物依旧在,但湘妃的闺房却空空如也。她轻声询问,万梅花下是否还能听到那熟悉的笛声和歌声。曾经定情的扇子现在只留下初见的回忆,袖子里淡淡的香气似乎也成往事。即便是美丽的荷花,最终也只能折断双头,令人伤感。江天渐暗,愁绪如潮,魂断之处雨暗潸潸,秋意更浓。幽幽的思绪如同海棠花已谢,无法偿还那泪水所积累的债务。

注释

  • :古代女子头上的一种饰物。
  • 金蝉:指金色的蝉,象征美丽和珍贵。
  • 紫燕:指紫色的燕子,象征情意相通的恋人。
  • 广寒:指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居所。
  • 凤去秦楼:这里的“凤”指代失去的恋人,秦楼则是古代歌舞场所,象征繁华的往昔。
  • 湘奁:指湘妃的闺房,象征深情的回忆。
  • 鸳帱:指鸳鸯的帷帐,象征爱情的温馨。
  • 泪债:指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无法偿还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常常充满对爱情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柔婉而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情感困扰之际,表现出对往昔美好爱情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无奈和惆怅。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男女之间的情感交往日益受到关注,诗人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个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赵我佩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惋惜。开头的“钿委金蝉,钗分紫燕”便设下了一个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金蝉和紫燕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逝去爱情的隐喻。随着诗情的发展,广寒月缺的意象暗示着失去的情感难以弥补,而“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则表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一句,表达了遗物虽在,爱人却已不在的无奈感。最后几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愁煞江天、幽怀冷等意象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美,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钿委金蝉,钗分紫燕:用钿和钗象征美丽的饰物,暗示往昔的美好。
  2. 广寒月缺谁修:月亮的缺失象征着感情的遗憾,暗示修复之难。
  3. 奈吹箫人杳,凤去秦楼:爱人远去,无法再听到那熟悉的笛声。
  4. 惆怅遗珍宛在,湘奁启片玉空留:珍贵的物品依旧在,但情感却已成空。
  5. 还知否,万梅花下,笛韵歌喉: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寻求情感的共鸣。
  6. 鸳帱。定情扇小,记障面初逢:爱情的回忆,似乎仍在眼前。
  7. 甚蕖荷娟好,偏折双头:即使美好却也难以维持,终究成空。
  8. 愁煞江天易暮,魂断处暗雨伤秋:愁苦的情感如江天渐暗,秋雨愈加悲伤。
  9. 幽怀冷,海棠谢了,泪债难酬:幽怨的心情如海棠花谢,泪水无法偿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饰物比作美好的爱情,用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对仗:如“钿委金蝉,钗分紫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深化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对爱情脆弱性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情感变迁时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钿、钗:象征美丽与珍贵,代表爱情的美好。
  • 广寒、凤、秦楼:象征失去的爱情与美好回忆。
  • 湘奁、鸳帱:代表恋爱中的甜蜜与温馨。
  • 泪债、海棠:象征悲伤与无奈,传达情感的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钿委金蝉”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爱情
    • B. 美丽的饰物
    • C. 悲伤的回忆
    • D. 自然景象
  2. “奈吹箫人杳”中的“人”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朋友
    • C. 爱人
    • D. 家人
  3. 诗中提到的“凤去秦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但其语言更加柔和细腻,展现了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与赵我佩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相比,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内敛,而赵我佩则更为直接,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施 游西施山 西施 西施愁春 一盻 西施山 西施 西施 西施 灵岩怀古,次柳屯田韵 西施篇 西施 西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疑冰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跳结尾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视朔 绑带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斁的词语有哪些 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愆位 中通外直 墙花路草 恕实 马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以礼悔祸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