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38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
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
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修篁为斫开。
梅花种在山旁水边,和那细弱的柳树不同,生长于章台旁。
层层叠叠的叶子和花儿依旧盛开,年年岁岁,来访的客人又来到这里。
虽然喜欢那千枝繁茂的梅花,却感叹自己短发已然衰老。
官员和学者们留车骑马,围绕着茂密的竹林,准备砍伐竹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郎官博士”可以看作对当时文人的一种隐喻,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地位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咏物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梅花的景象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反映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梅尧臣的《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是一首典雅的咏梅诗,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梅花与柳树作对比,强调梅花的独特性和坚韧,暗示梅花的高洁与坚强。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的盛开景象,层层叠叠的叶子和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而“岁岁年年客又来”一句,则表现了梅花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的魅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旅途中的聚散离合。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衰老的感慨,“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这句用短发象征衰老,展现了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提到官员和学者的到来,暗示社会对美的追求与渴望,但同时也反映出竹林的砍伐与自然环境的改变,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展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在于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弱柳”主要是用来与什么对比的?
A. 梅花
B. 竹子
C. 其他树木
“岁岁年年客又来”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欢迎
C. 怀旧
诗人对自己短发的感叹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青春的向往
B. 对衰老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