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06
举头凉影动明河,问讯仙人八月槎。
斗下孤光悬太白,云间长御挟纤阿。
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诏需承曲宴多。
一代词华归篆刻,龙文还欲映琱戈。
抬头望去,凉爽的影子在明亮的河面上摇动,向仙人问好,问候那八月飘荡的木桨。
斗杓下的孤独月光悬挂在太白星旁,云间的长辇载着轻盈的阿妹。
霓裳羽衣舞的乐声已经传遍各地,凤凰的诏令需要承接的宴席也多得不可胜数。
一代的词才和华美已化为篆刻,而龙文的笔触仍想要映照在美玉和戈矛之上。
柳贯,元代诗人,字仲明,号雪渔,生于南宋末年,活跃于元初。柳贯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景物,情感细腻,意境悠远。
此诗写于柳贯在京城寓直期间,借助对月光和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仙人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词华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悠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热爱。首句“举头凉影动明河”描绘了月光洒在河面上的动人景象,给人以凉爽和宁静的感觉。通过“问讯仙人八月槎”,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超然的境地,渴望与隐士对话,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斗下孤光悬太白”则通过孤独的月光和星星,增加了诗歌的空间感和神秘感,仿佛在描绘一个广袤而清冷的夜空。中间部分“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诏需承曲宴多”则引入了乐舞的意象,展现了繁华的宴会场景,暗示着诗人对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一代词华归篆刻,龙文还欲映琱戈”则是对时代和个人成就的反思。诗人在此表明,尽管词才已刻入历史,但他仍渴望在更高的层面上与历史对话。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整首诗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
整首诗以月光和宴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
选择题:诗中“凉影”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影子
B. 月光的影子
C. 星星的影子
D. 风的影子
填空:诗中“斗下孤光悬太白”描绘的是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繁华宴会的厌倦。 (对/错)
对比柳贯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月光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柳贯更侧重于理想与现实的交融,而苏轼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