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8
题石室藏书图
刘蘩荣 〔清代〕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听说我的祖姑,她品德端正而又贤淑。
她既相夫又教子,家里治理得敦厚朴实。
她的见识卓越,明白大道理,
忠厚的品德默默积累。
她克尽职守生下我的父亲,年纪已近三十。
我的父亲在孩提时代,聪明才智便显露出众。
他作诗清新脱俗,读书亦有深厚的收获。
因此我的祖姑,既爱亲又温柔敦厚。
严法像孟母那样迁居,勤奋像姜嫄那样织布。
教导我的父亲穷究经典史书,必定要追求绝对的知识。
教他追求圣贤之学,不可听信异术。
教他理解世事,通达于正直之道。
教他学习礼仪,谦逊谨慎待人。
每当他从书院归来,亲自侍奉在他左右。
昼夜奉侍慈爱的面容,行事必定遵循典范。
书声在四周回响,静静地坐在石室里。
啊,我的祖姑,乡里人都以她为楷模。
打开画卷,神往其中,怎能不忆起往日?
刘蘩荣(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生于江南,出身书香门第,精通诗词。她的诗歌多描写家庭伦理、教育之道,体现出对女性贤良淑德的推崇。
《题石室藏书图》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刘蘩荣借古人的教诲,表达了对母亲和祖姑的敬仰,同时也展示了她自身对教育和家庭伦理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石室藏书图”为题,表达了对祖姑的敬仰和对家庭教育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回忆祖姑贤良的品德和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开篇即提及祖姑的“贞静本淑质”,表达了对其品德的肯定,接着描述她如何兼顾家庭与教育,体现出她的多面性与深厚的家庭责任感。
诗中对祖姑的描述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赞美,更是对整个家族教育传统的传承。尤其是提到“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引出了古代名人母亲的教育成就,展示了教育在家族兴旺中的重要性。刘蘩荣通过对自身家庭的回忆,反映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女性角色的深刻理解。
在情感表达上,诗的最后几句“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引人深思,表现出一种对温馨家庭教育氛围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唤起了对往日亲情的怀念。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祖辈的敬仰,也有对家庭教育的深切思考。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
听说我的祖姑,她的品德端正且宁静。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她既相夫又教子,家里治理得淳厚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她的见识卓越,明白大道理,忠厚的品德默默积累。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她尽心尽力生下我的父亲,父亲年纪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我的父亲在孩提时代,聪明才智便显露出众。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他作诗清新脱俗,读书亦有深厚的收获。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因此我的祖姑,既爱亲又温柔敦厚。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她严法像孟母那样迁居,勤奋像姜嫄那样织布。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导我的父亲穷究经典史书,必定要追求绝对的知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他追求圣贤之学,不可听信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他理解世事,通达于正直之道。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教他学习礼仪,谦逊谨慎待人。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每当他从书院归来,亲自侍奉在他左右。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昼夜奉侍慈爱的面容,行事必定遵循典范。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书声在四周回响,静静地坐在石室里。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啊,我的祖姑,乡里人都以她为楷模。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打开画卷,神往其中,怎能不忆起往日?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对女性贤良淑德的赞美。刘蘩荣通过回忆自己的祖姑和父亲的成长历程,展示了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选择题:诗中提到“严法孟母迁”是为了强调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书声四处闻,____居石室”,填入正确的字词。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祖姑的敬仰与对教育的重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