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42
金缕曲
作者:汪东 〔清代〕
怒发冲冠裂。正全球风云俶扰,亚非尤烈。反帝声威涛喷涌,又似燎原火发。直使得群魔惊绝。一手擎枝标橄榄,暗挥兵一手相屠割。头可断,志难遏。天骄自古终须灭。看昂然成仁者去,卓为英杰。千万卢蒙巴继起,民族花开似血。笑鼠辈垂涎三尺。铁干银丫坚强甚,比玫瑰多刺松多节。刚果在,岂容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激烈的斗争场景,表达了对反帝运动的支持与决心。诗中提到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亚非地区的动荡。诗人认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如同滚滚潮水,势不可挡,犹如燎原之火,直令敌人心惊胆战。诗人一手高举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另一手则准备进行斗争。他坚信,虽然可能面临死亡,但志向绝不能被阻挡。历史的骄子终究会被消灭,只有那些敢于成仁的英雄才能流芳百世。诗尾提到,亿万卢蒙巴式的英雄将会不断涌现,民族的觉醒如同鲜花怒放。面对敌人,诗人毫不畏惧,铁的意志坚如磐石,决不轻易折断。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族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责任感。
创作背景
《金缕曲》创作于反殖民斗争的背景下,诗人在此期间目睹了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正义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汪东的《金缕曲》是一首具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民族情怀的作品。诗中充满了激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诗人对反帝斗争的支持与向往。开头部分“怒发冲冠裂”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入,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与愤怒。接下来的“全球风云俶扰,亚非尤烈”则进一步阐明了国际形势的复杂和动荡,尤其强调了亚非地区所面临的压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斗争的两面:一方面是敌人的疯狂与压迫,另一方面是人民的觉醒与反抗。诗人用“头可断,志难遏”来表达即使在困境中也绝不放弃斗争的决心,体现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此外,诗中的“千万卢蒙巴继起”则是一种激励,传达出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斗争的呼吁,更是对民族团结与奋斗精神的礼赞,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诗人以铿锵有力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勇敢地追求正义与自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与民族解放,表达了对正义的热切追求与坚定信念。诗人通过英雄形象的塑造,激励人们在困境中勇敢迎战,传递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团结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斗争决心的坚定?
A. 头可断,志难遏
B. 全球风云俶扰
C. 燎原火发
D. 笑鼠辈垂涎三尺
“千万卢蒙巴继起”中的“卢蒙巴”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反抗精神
C. 文化传承
D. 国家安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相比,汪东的《金缕曲》更侧重于个人的斗争精神,而毛泽东的作品则更强调集体的力量与历史的进程。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点,但都体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解放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