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5:56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作者:司马光
虹瑞流朱邸,童髦侍紫宸。
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
学古功时敏,鉤深道日新。
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宗皇帝的形象与成就。诗中提到皇宫的美丽和皇帝的年轻侍从,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皇帝心存简朴,明白天命,能够识人、用人。学习古代的智慧,能力出众,思维敏捷,深刻的道理日渐更新。可以预见他将统治三百年,人民对他的威德和神明充满仰慕。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强调道德治国,是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挽歌辞作于英宗皇帝去世之际,司马光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皇帝的缅怀与敬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首挽歌辞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英宗皇帝的美德与才能。开头用“虹瑞流朱邸”描绘了皇宫的庄严与祥和,展现了皇帝的威仪。紧接着,诗人以“童髦侍紫宸”描绘了年轻的侍从,暗示着皇帝的青春与活力。
诗的中间部分强调了皇帝的品德与能力,“简心天与子,授位帝知人”,表现了皇帝不贪图奢华,而是心怀简朴,能够识人善用,说明了他作为统治者的高明与智慧。接下来的“学古功时敏”则表达了皇帝对古代智慧的学习,展现了他在治国理政上的高超能力。
最后,以“宜然三百载,民物仰威神”收尾,诗人展望了皇帝将带领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景,表达了人民对他仰慕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皇帝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充分展现了司马光的文学才华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英宗皇帝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明君的形象,表达了对他长治久安的期待和人民的仰慕之情。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谁?
“虹瑞”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民物仰威神”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