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8: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8:51:55
波流汤汤,逝不竭兮。
出日入月,景不灭兮。
人命无常,递相阅兮。
波涛汹涌,水流不断。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景象永不消逝。
人生无常,时光交替着人们的命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日月”常用来象征时间和人生的无常,反映了古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魏裔介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但他的作品常以沉郁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见长。他的诗歌风格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薤露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思人生无常,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薤露歌》以清晰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开篇的“波流汤汤,逝不竭兮”便以波涛的形象引入,表现出自然界的不断流动和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接下来,“出日入月,景不灭兮”通过日月交替的景象,表现出时间的循环与永恒。尽管太阳和月亮交替升沉,景象依旧存在,这与人生命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人命无常,递相阅兮”点明了诗的主题,人生如同流水般短暂而易逝,个体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显得渺小而稍纵即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刻而忧伤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助自然景象的流动与变化,反思个体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波流汤汤”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A. 平静
B. 汹涌
C. 幽静
答案:B
“出日入月”描述了哪种现象?
A. 时间的循环
B. 季节的变化
C. 天气的变化
答案:A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薤露歌》与《登高》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但《登高》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而《薤露歌》则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