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时间: 2025-05-06 02:54:57

诗句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

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

山远夕阳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57

原文展示:

望江南 贺双卿 〔清代〕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看不见那个人,相见时却似是而非。拜月时香气空自惹袖,怜惜花朵却无泪可沾衣。远山之上夕阳低垂。

注释:

字词注释:

  • 人不见:指思念的人不在眼前。
  • 相见是还非:相见时却感觉不真实,似是而非。
  • 拜月有香空惹袖:拜月时,香气空自沾染衣袖,形容思念之情。
  • 惜花无泪可沾衣:怜惜花朵却无泪可流,形容极度悲伤。
  • 山远夕阳低:远山之上,夕阳低垂,形容景象凄凉。

典故解析:

  • 拜月:古代女子拜月祈愿,常含有思念远方人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双卿,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此诗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悲伤。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思念远方之人或经历别离之痛时所作,通过拜月、惜花等意象,抒发了内心的无尽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悲伤。首句“人不见”直抒胸臆,道出了思念之苦。次句“相见是还非”则进一步以似是而非的感觉,加深了这种思念的复杂性和不真实感。后两句通过“拜月有香空惹袖”和“惜花无泪可沾衣”的意象,巧妙地将思念与悲伤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哀愁。最后一句“山远夕阳低”以景结情,将情感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不见”:直接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强调了分离的痛苦。
  • “相见是还非”:用似是而非的感觉,表达了相见时的不真实感和复杂情感。
  • “拜月有香空惹袖”:通过拜月的动作和香气的意象,抒发了思念之情。
  • “惜花无泪可沾衣”:以惜花却无泪的矛盾,表达了极度的悲伤和无奈。
  • “山远夕阳低”:以远山和夕阳的景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相见是还非”中的“还非”比喻了相见时的不真实感。
  • 拟人:“拜月有香空惹袖”中的“惹袖”赋予了香气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悲伤。通过拜月、惜花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悲伤,展现了内心的无尽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拜月:象征思念和祈愿。
  • 香:象征思念之情。
  • 花:象征美好和易逝。
  • 泪:象征悲伤和无奈。
  • 山远夕阳低:象征凄凉和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见是还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疑惑 D. 无奈
  2. “拜月有香空惹袖”中的“惹袖”是什么意思? A. 香气沾染衣袖 B. 香气消失 C. 香气浓烈 D. 香气淡薄
  3. “惜花无泪可沾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疑惑 D. 无奈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类似的思念和悲伤情感。
  •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同样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贺双卿的《望江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悲伤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选》:收录了贺双卿及其他清代女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诗词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杂诗》) 偶然作六首 其三 新秦郡松树歌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辋川集 椒园 燕支行 辋川集。孟城坳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宋进马哀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固垒 轻系 秃宝盖的字 枉戾 胶卷 隹字旁的字 沸反连天 和风丽日 金字旁的字 祸首罪魁 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施鬼设 说好嫌歹 临阵脱逃 己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审开头的成语 包含蓄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