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46:52
原文展示:
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白话文翻译:
柳枝轻脆,随风摇曳,穿过淡淡的烟雾,依旧如故。在夕阳下的秋山影中,我仍欣喜于花枝未曾凋零。经历了重阳时节的苦雨,终于熬到了小春时节。知道今夜将沾上微霜,蝴蝶离去,我独自低头。真是辛苦,新来的寒冷透骨,病痛又来侵扰。难道是我双卿薄情,在黄昏静谧之后将你抛下?月光清冷,栏杆旁的人无法入眠,已经好几夜没有解开衣扣。白白辜负了这花开在贫寒之家,忧愁之时却无酒可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双卿是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她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身体的病痛,同时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孤独感到无奈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丝丝脆柳”和“袅破淡烟”描绘了秋天的轻盈和朦胧,而“落日秋山影”则增添了一丝凄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的“苦雨重阳”和“新寒浸骨”反映了诗人身体的病痛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最后,诗人自责“双卿薄倖”,表达了对孤独和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婉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
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
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
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
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
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
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
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季节变化、身体病痛和孤独困境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丝丝脆柳”形容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柳枝 B. 秋天的柳枝 C. 冬天的柳枝 D. 夏天的柳枝
“苦雨重阳挨过了”中的“重阳”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诗中的“新寒浸骨”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寒冷 D. 冬天的严寒
“月冷阑干人不寐”中的“阑干”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窗户 C. 门 D. 墙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