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2:21
古意
所亲在四方,飘萍无定处。
非不数寄书,游子渺难遇。
岁晚多疾风,黄叶落枯树。
望远无人归,乌鹊故相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亲人在四面八方,像浮萍一样无定处。并不是不试图寄书联系,但游子渺小而难以相遇。岁末时节,狂风频繁,黄叶纷纷落下在枯树上。望向远方,却没有人归来,乌鹊的叫声也让人更加困惑。
马庸德,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亲情的深刻反思和感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相关,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漂泊状态的感慨。清代社会动荡,许多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不得不离家,这种背景使得诗中的情感更为深刻和普遍。
《古意》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家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开篇“所亲在四方,飘萍无定处”,不仅描绘了亲人分散在各地的现状,也将游子自身的漂泊感受生动地传达出来。接下来的“非不数寄书,游子渺难遇”则表达了尽管有心相寄,但由于距离和生活的无常,使得交流变得困难,折射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岁晚多疾风,黄叶落枯树”描绘了一幅愈发凄凉的画面,岁末的恶劣天气和凋零的树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伤感。最后一句“望远无人归,乌鹊故相误”则传达了对归人的期待与失落,乌鹊的叫声在此成为了孤独与误解的象征,增添了诗的情绪层次。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游子在岁末时节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与对生活的感叹,令人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子的孤独与思念,传达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无奈与孤独,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归属与联系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飘萍”比喻什么?
A. 家乡
B. 漂泊生活
C. 亲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岁晚多疾风,黄叶落__”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判断题:诗中“乌鹊故相误”是指乌鹊带来了好消息。 (对/错)